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远人读诗》系列
潇湘诗会《远人读诗》(五)丨迎风独立的芦苇,发出飒飒的时代之声

  我在邪恶而多泥的池塘中长大

  作者丨曼德尔施塔姆
  译文丨黄灿然

  我在邪恶而多泥的池塘中长大

  像一根飒飒响的芦苇,

  热情地、慵懒地、温柔地

  呼吸被禁止的生命。


  没有人看见,我低垂,

  沉向冷泥的庇护所,

  只有秋天飞逝的瞬间

  以飒飒声友好款待我。


  我享受这残酷的侮辱。

  在梦幻般的生活中

  我偷偷地羡慕所有人

  并偷偷地爱上他们。


来源时代与性格的声音

文丨远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在他引人注目的《第四散文》中说过一句引人注目的话,“在俄罗斯,只有我一个人用声音写作。”在今天来看,这句话的确贯穿曼德尔施塔姆的全部文字生涯。这首《我在邪恶而多泥的池塘中长大》虽出自诗人1913年问世的首部诗集《石头》,我们已能听到诗人起步时就拥有的独特声音。
  对无论使用哪种文体的写作者来说,有没有自己的声音至关重要。所以,在每一个写作者那里,找到自己的声音是必然要完成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找到声音之后,能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发声。它既取决于写作者对文学的理解,还取决于他对生活与时代的理解。翻开任何一部文学史,那些史上留名的作家,无不在他的作品中发出独属自己的声音,同时也在声音中彰显出他的时代理解。
  曼德尔施塔姆的创作生涯将近三十年,不是太长,也不算很短,从最初的《石头》到最后的《沃罗涅日诗钞》,除读者能看到他随个人经历的深入而日益尖锐的思想内涵之外,还有极明显的一点,就是他独特的音调始终没有变过。我们与其说他的风格一以贯之,不如说他踏上写作之后,就极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发音方式。就这首诗歌来看,我们从它的第一行就听到诗人极为沉稳的发音。在读者耳中,这声音从容、缓慢,像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又像经过作者内心长久的筛选——诗人要用最恰当的形象来对应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所以,这首诗也就像曼德尔施塔姆早期的其他诗歌一样,甫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十分成熟。
  不过,找到发音方式并不等于作品就会取得成功,因为写作者的声音还等于写作者的性格。声音再美而无性格,很难创作出高出他人的作品。作为读者,我们能读到大量声音优美的诗歌,但不是每首都堪称一流。不少诗歌在优美之外,极为致命地缺乏诗歌要求的性格成熟。
  所谓性格成熟,在写作者那里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到一定年龄之后,能被社会使用的尺度衡量,第二种是写作者不顾一切地进入思想,在更高和更广阔的视野中,分析艺术和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得出自己对时代的判断。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成熟,曼德尔施塔姆选择的是后者,所以他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与时代的种种宣称格格不入。更须强调的是,走上这条路的人很难回头,因为他对生活的本质具有极为坚决的辨认。在进入写作之前,年轻的曼德尔施塔姆已目睹残酷与血腥交织的1905年俄国革命,亲临过欧洲多国,个人的思想基石已经奠定。所以,受俄罗斯传统诗歌浸淫的曼德尔施塔姆作品具有抒情的表面,又总内含诗人对自我和生活最细微处的敏锐洞察。他将首部诗集命名为《石头》,既在暗示自己身处的时代如石头般坚硬,也在表示自己的写作不会轻易被外物干扰和打破。
  读者总希望在诗歌中读到强烈的表达,但优秀的诗歌又总是越过强烈,到达冷静。曼德尔施塔姆这首诗就是如此,在“池塘”与“芦苇”两个意象中,曼德尔施塔姆以“热情”“慵懒”“温柔”的明亮色对应了“邪恶”“多泥”“被禁止”的灰色调。这些语言造成诗歌的内在分裂,也给读者不小的阅读震动。能够体会,曼德尔施塔姆将自己譬喻成芦苇,既暗示了个体的脆弱,也明示了他时时紧扣自己的内心。诗歌本就是表达内心的最佳文体,曼德尔施塔姆在这里将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到他呼吸的渴望、活下去的渴望,看到他在孤寂中对一切(包括禁区)的隐秘热忱。
  但热忱不一定能等来回应,当“冷泥”成为他的“庇护所”时,“没有人看见”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现实。“冷泥”是芦苇的现实居所,也是曼德尔施塔姆在时代的心灵居所。曼德尔施塔姆生前的确极少被人重视,尽管他很早就加入以古米廖夫和阿赫玛托娃为核心的“阿克梅派”。在今天来看,没有任何流派能够兜住这位诗人。他的声音太过独立,他的思想也太过独立。独立是所有写作的重要元素。曼德尔施塔姆不仅不缺这一元素,还具有这一元素的强烈爆发。就他这首诗歌来看,身处孤独的诗人,只有在“秋天飞逝的瞬间”,那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只能听见的风声才是他的陪伴甚至他眼中的“款待”。这是曼德尔施塔姆的独立体现。独立不是一个诗人想有就能拥有,诗人必须全力以赴地进入自我,让自我全力以赴地进入内心,让内心全力以赴地进入感受,让感受全力以赴地进入鲜明的意象,才能迸发这一最强烈的内在。这是诗歌区别散文类作品的内在,也是散文类作品很难做到的内在。它被冷静包裹,越冷静,其中的蕴含就越具打击人心的力度。
  说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打击人心,倒不如说他清醒地意识到,是时代和生活在给予人最猛烈的打击。他所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一打击表现出来。“我享受这残酷的侮辱”是全诗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句。无论时代与生活多么强大,曼德尔施塔姆始终知道,一个诗人最应坚决维护的是个人内心。只有独立的内心才能抗衡时代与生活。他将“残酷的侮辱”视为“享受”,是在现实中抱以内心的珍视。唯有这一珍视存在,诗人才有力量推开个人的思想窄门,面向更广阔的外在,也才有力量从“侮辱”中夺回爱的权利。在任何环境和任何时代,人最需要的也就是爱的权利。当这首诗结束在“偷偷地爱上他们”之时,就不可能不令读者感到阅读时的心灵震颤。这行结句表明了曼德尔施塔姆的爱与热情不是面向个体,而是整个人类。只是时代禁止这一人类之爱的公开存在。作为诗人,曼德尔施塔姆非常清楚,他唯一应服从的,只可能是诗歌本身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内心对他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曼德尔施塔姆那里,人与诗,从一开始就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布罗茨基将曼德尔施塔姆称为“一个最高意义上的形式的诗人”(见《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时,没有人诧异和反对。当我们将这首诗反复咀嚼,也能清晰感受,曼德尔施塔姆的存在,就意味诗歌本身的存在,意味一种不可缺少的声音存在,还意味一种不屈不挠的信念存在。
  2019年4月10日夜


诗人简介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生于1891年,俄罗斯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理论家。他的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明气息和深刻的道德意识,因此被称为“诗中的诗”。其代表作有诗集《石头》《诗选》、散文集《埃及邮票》等。


作者简介

  远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大家》《花城》《随笔》《芙蓉》《天涯》《山花》《钟山》《书屋》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及数十种年度最佳选本。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预感》,历史小说《卫青》《霍去病》,散文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寻找光明记忆》,评论随笔集《河床上的大地》《曾与先生相遇》,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画》(再版时更名为《怎样读一幅西方画》)《有画要说》《画廊札记》,人物研究《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我走过一条隐秘的小径》《还原为石头的月亮》等。多次获奖,现居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