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麓山西客说长沙》系列
潇湘诗会《麓山西客说长沙》(四)| 长沙古城垣寻踪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野蛮时代、开化时代、文明时代。他认为文字记录的产生是野蛮与文明的分野。中国在商代出现甲骨文字,这是汉字的正源,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据文史学家研究,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3000多年。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古代中原人称居住在南方的人为蛮。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及湖南大部分地区属楚国,地理方位相对中原地区是南方,所以称之为“南蛮之地”。湖南这块“南蛮之地”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远古水稻田,距今约6500年。

  战国时长沙属楚国版图。据历史学家考证,也就是那时起楚人在长沙修筑城墙。汉唐至宋代,长沙城区不断向周边扩展,城墙也随之扩建。明朝长沙城墙在固定下来,清代没有改变。民国初年,一座闭合的环形城墙包围着长沙。古城墙见证了2000年长沙历史变迁。90年前长沙城墙被拆除,仅仅留下天心阁一小段。我们可以从老地图中寻找长沙城墙的踪迹。

  “城”指城四周筑起的高墙,“隍”指城四周挖掘的壕沟。古人修建城隍是为防御野兽或敌人的攻击,保城内居民的平安。老百姓认为与自己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在护佑,“城”和“隍”被神化,成为城市的保护神。人们修建城隍庙,祭祀护佑老百姓的神。长沙也建有城隍庙,1913年版《湖南省城最新街道详细全图》在司马桥东侧标记有“省城隍”“府城隍”。


  明代长沙城墙 

  明崇祯十二年(1639)刊印的《长沙府志》附有一幅《长沙府图》。长沙城墙呈闭合形状。明代长沙城墙的走向,基本是沿着长沙当今的建湘路、城南路、湘江大道、湘春路,呈一个封闭圈。东城墙有小吴门和浏阳门,南边只有一座正南门,西边城门最多,由南向北分别有德润门、临湘门、草场门、通货门,北边是湘春门和新开门。这一布局,直到20世纪20年代拆除长沙城墙之前变化不大。


  长沙城墙外的护城河  

  清乾隆十四年(1749)刊印《长沙府疆域图》,可以看出清代长沙仍然沿用明代城墙,城门的方位也没有变化,只是名称有所改变。正南门改为黄道门,西城墙的临湘门、草场门分别改称为驿步门、潮宗门。长沙城墙外环绕着一条护城河,古代称之为“隍”,长沙人称之为“便河”。今天长沙还有“便河边”街道名称,位于松桂园东边。《长沙府疆域图》清楚地标出了环绕长沙城墙外侧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护城河,西侧是湘江。从这幅地图上看,便河在天心阁分为两段,彼此之间并没有连通。一段从天心阁通湘江边的西湖桥;另一段是从天心阁向北流向城墙的东北角,即今天的经武门,拐向西至湘江边。便河与湘江形成一个四周闭合的水域圈,护卫着长沙城。

  护城河在城南3座:金鸡桥、简家桥、西湖桥,城北湘春门外有古吊桥。有的资料记载,小吴门外的便河上有座小吴门桥。金鸡桥是黄道门外的跨越护城河的一座石砌拱桥,又称黄道桥。明万历年间(1573-1620)长沙知府吴道行主持兴建。明崇祯十年(1637),湘南临武、蓝山农民起义军直逼长沙城垣,兵道高斗枢下令拆除石桥改建成木桥,当农民起义攻城时便于拆除。康熙年间(1662-1722)邑人宁明捐资重建石桥。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城,金鸡桥再次被毁,战后居民架木为梁。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金鸡桥,分为左中右三桥,宽敞壮观。长沙南城墙外护城河还有2座桥:简家桥和西湖桥。简家桥位于魁星楼城墙之外,桥对着城外,该桥毁于咸丰二年(1852),即太平军攻打长沙之时。西湖桥建于明代,是临近湘江的一座石桥,明嘉靖十二年(1563)长沙府推官翟台开湖泊舟,拆除原有的石桥,改建成木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兵备道李天植再改建成石桥。与简家桥命运相同,西湖桥也是毁于咸丰二年(1852),战后修复,仍为石桥,民国初犹存。古吊桥是城北湘春门外护城河上的一座桥,是通往长沙北郊的主要通道。古吊桥始建于汉代,相传关羽取长沙时在此屯营,并与黄忠交战于此。古吊桥上有一石瓮门,上方有“汉古吊桥”4个大字。1933年古吊桥被拆毁。清末填塞城东便河,在此基础上修筑粤汉铁路。跨越铁路修了浏城桥。1935年长沙市政府加宽浏城桥桥面。在桥南的侧护栏镶嵌一块花岗石,上镌“浏城桥”三字,为长沙首任市长何元文所书。1990年,京广铁路东移,在原铁道路基上修筑芙蓉路,浏城桥也随之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立交桥。

  1928年武昌亚新地学社印制的《湖南分县详图》,其中有一幅彩色《长沙城市图》,20世纪20年代,便河连同湘江一道,如一条玉带环绕在长沙城周边。20世纪20年代,长沙拆除城墙,护城河逐步被填塞,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长沙护城河上的金鸡桥、简家桥、西湖桥、古吊桥、浏城桥先后被拆除。便河上的桥梁以地名的形式留存至今,如西湖桥、古吊桥、浏城桥等,守护着古城长沙的一份记忆。


  清代长沙城墙 

  宋元符元年(1098),分长沙县5乡及湘潭县2乡建善化县,长沙、善化两县的治所同在长沙城内。长沙一城两县,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未变。城区有条两县管辖分界线:西自驿步门(大西门)为起点,由西向东,沿大西门正街、永丰仓、经皇仓街口,走万寿街、过南阳街口,再走万福街、息机园,继续向东沿“长沙协”北围墙,到达东城墙边的落星田。这条分界线基本上是今天五一路的走向,分界线以北是长沙县,之南则是善化县。

  清同治十年(1872)刊印《长沙县志》附有《省城图》。这幅地图上长沙城墙标记有9座城门:城南是黄道门;西城墙从南至北是德润门、驿步门、潮宗门、通货门;北城墙有湘春门、新开门;东城墙是小吴门、浏阳门。对比乾隆十四年(1749)的《长沙府疆域图》,《省城图》的城墙走向没有变化。此时封闭了2座城门,在封闭的城门原址标记“古通货门”“古新开门”。南城墙上标记了“魁星楼”,城东南角标记了“天心阁”。这幅《省城图》的特点是标记了长沙街道,这是标记有长沙街道的早期地图之一,从这幅地图可看出清代长沙街道的名称、走向和大致的长度比例。《省城图》周边城墙是明代修筑的,城墙固定了长沙城区范围。清同治编《长沙县志》记载:“长沙城内广五里,袤十里,周围二千六百三十九丈有奇。”古人丈量并不十分准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一幅清代《长沙、衡州二府东部交通地图》,原图为纸质,宽39.5厘米,长67厘米。这幅绘制精美的地图标记“长沙省”有城门7座:小乌门(小吴门)、浏阳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草桥门(草场门)、北门,在城墙东南角标记有“天星阁”。

  光绪三年(1877)修《善化县志》,也收录一幅雕版印制的《省城图》。这幅《省城图》标记了城门7座:小吴门、浏阳门、黄道门、德润门、驿步门、潮宗门、湘春门。这些城门对城区街道布局产生了影响。每座城门朝城内方向修建一条正街,如小吴门对着小吴门正街和正东街,浏阳门对着浏阳门正街,南门对着南门正街、黄道街,小西门对着小西门正街、坡子街,大西门对着大西门正街,潮宗门对着潮宗街,通泰门对着通泰街,湘春门对着长春街(北门正街),新开门(兴汉门)对着稻谷仓、司马桥(民国时改称为兴汉门正街)。沿着正街朝城内行走,两翼展开一条又一条横街。数以百计的正街、横街纵横交错,构成城市街巷的骨架。

  历史上长沙城门的名称有过变化,南门又称黄道门,大西门、小西门称为驿步门、德润门,潮宗门又称草场门、草潮门、草桥门,通泰门又称通货门、通太门,湘春门又称北门,新开门后改名为兴汉门,小吴门也有写成小乌门。


  太平军长沙攻守形势地图 

  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一幅《太平军长沙攻守形势地图》,原件单色手绘,无图名、作者和比例尺。地图宽44.5厘米,长65厘米。咸丰二年(1852)七月十二日(8月26日)至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长沙城南发生了一场太平军攻城战,历时81天。

  咸丰二年(1852)绘制的《太平军长沙攻守形势地图》,“湖南省城长沙”画一个圆形示意图形。周边标记有7座城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草东门(潮宗门)、北门、小武门(小吴门)、刘阳门(浏阳门)。在长沙南门外画有一个不规则的圆形标记,有“贼匪土城”4字,这是太平军核心营垒,位置在妙高峰。这场攻城战,城墙成了太平军的障碍。为了攻破长沙城垣,太平军土营挖掘“地龙”(地道),采取爆破作业攻城。这幅地图上标记了从妙高峰“贼匪土城”,太平军挖掘两条通向城墙的地道,即“地龙”。东侧是“土城贼匪开挖地龙攻城”,靠湘江一侧还有“土城内挖地龙攻城”。太平军“于数里之外开一巨洞,以大木上钉横木板,旋进旋以木承之,故无压坠之患,其木两旁可容人出入,所挖之土即于此担出,既达城足,堆满火药,或以柩之,而皆藏引线竹筒中,预刻其时为引线之长短,随迟随疾皆可预定。位置既毕,乃静俟轰裂,乘势攻入”。

  文献记载,太平军在长沙城南魁星楼和金鸡桥一带挖掘地道凡十余次,大多被守城清军破坏。但挖掘至城墙下并轰坍城墙3次。《粤匪犯湖南纪略》记载:

  贼无计可施,惟以开挖地道为事。计数十日之间,至十数处,或被我开沟截断,或竟由内透出,或以火药击退,或土崩不成,或遇水而止,其成计者惟三处。九月廿九日申刻(11月10日下午),正南门城楼右,贼地道火药轰陷城墙七八丈有馀,贼蜂拥奔进,镇筸(凤凰)游兵奋勇堵杀,斩长发贼十馀名,击伤贼兵无数,登时撑修,得以不害……十月初二日午刻(11月13日中午),贼复轰奔(崩)月城垛口,自缺口攻城,我兵又斩贼目曾自新及长发贼二名。十月十八日卯刻(11月29日清晨),天大风雨,贼复轰陷南城八九丈,大队齐进,镇筸兵、金川兵、辰勇等奋力堵杀,贼不能进。我兵狃于前胜穷追,贼伏兵炮发,骤不及避,遂伤我兵百四十九名、阵亡十二名,压毙十馀名。此三次危险之大概也。

  光绪《善化县志》也记载了太平军挖掘地道攻城的往事:

  贼从南城近处偷挖地道,直透南门右魁星楼一带,城基内藏火药,轰倒城墉二次。贼蜂拥而来,均被我兵击退。官绅督工,取街石冒险修砌,从夜达旦,城身、城垛修复如旧。贼又从醴陵坡街近城之处开一地道,直透晏家塘城基,城身忽裂寸余。守埤者觉,乃从内掘出截之,急运砖石以堵塞之,城内依然安堵。贼知长沙之未可图也,遂于十月十九日宵遁。

  太平军攻长沙城之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出谋划策,向长沙富商黄冕、贺瑗、孙鼎臣、欧阳兆熊手中筹措白银12万两。城墙轰塌之际,省城危在旦夕,左宗棠急中生智,令壮丁取铺路的麻石,堵塞城墙缺口,凡向缺口搬运麻石一块,赏钱一千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夜达旦,城身城垛,修复如初,阻止太平军攻破长沙城。

  长沙之役战至81天时,太平军既不能歼灭城外的清军,又不能合围破城,势难再打下去,太平军决定撤围。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夜,也就是太平军轰坍晏家塘附近城墙的第二天,东岸太平军乘雨夜渡过湘江,会合湘江西岸的太平军,向益阳方向进军。三天后太平军进占益阳。


  辛亥革命新军攻打长沙城 

  宣统三年九月初一日(1911年10月22日)晨,长沙城头三声枪响,驻扎在城外协操坪的新军向长沙城发起进攻。五十标义军由彭友胜率领,进攻湘春门,一路不但未遇到任何抵抗,守城巡防营士兵反而打开城门,让新军长驱直入,占领位于荷花池的军装库。四十九标义军由安定超带领进攻小吴门,稍费周折,亦一枪未放攻入城区。入城的两军于中午时分从东、西辕门展开对巡抚衙门攻击。巡抚衙门在今天的青少年宫这个位置。黄翼球与常治率一队新军赶到巡抚衙门,卫兵阻止他们入内。黄、常二人出示名片,表示非要见巡抚余诚格。此时余诚格尚未起床,待其整衣会见黄翼球和常治时,才知道起义新军士兵已攻入城内。黄翼球和常治特请余诚格到军政府办事。余问:军政府在哪里?黄回答:军政府在咨议局。余诚格说:这又怎么对得起皇上啊!常治说:什么皇上,他只是一个小孩子。黄翼球和常治劝余诚格顺民意,都督湘军。余诚格力辞,黄、常逼之,余诚格说此事重大,当入内与家父商量。余诚格借故,金蝉脱壳,从巡抚衙门院墙靠孝廉堂,凿开一洞,携家眷至潮宗门外湘江河岸,乘船逃出湘境。黄翼球和常治久等未见余诚格,入内搜查,巡抚衙门空无一人,拾得湖南提督银印。黄翼球随手扯得白色桌布及卧单,与常治各书大汉字,悬于巡抚衙门前左右桅杆,以此当旗,标志着辛亥革命新军在长沙起义成功。


  长沙城域的变迁 

  黄纲正著《湘城沧桑之变》,书中收录一幅《长沙古代城域变化示意图》,这幅“示意图”展示了2000余年长沙城域的变迁。

  以这幅《长沙古代城域变化示意图》标记的“楚汉城范围”,按当今的地名(下同),楚汉时期的长沙城,东起黄兴路与蔡锷路之间,南至坡子街,西临下河街,北抵五一路北侧。这幅地图的标记“唐城范围”,长沙东城墙从城北的戥子桥经顺星桥、落星田、古稻田,直到天心阁附近的高码头;南城墙则沿着大古道巷、学院街至湘江边;西城墙沿着湘江向北延伸至潮宗门附近;北城墙的走向与当今的营盘路基本一致。唐代北城墙之外有护城河,营盘路北侧,由西向东,有活源桥、培元桥、孙家桥、文星桥、司马桥、戥子桥等街巷名,基本上在东西轴线上。做个大胆的推测:这条东西向的轴线,唐代曾经有一条北城墙外的护城河。这只是推测,还需要地下考古发掘的文物作实证。

  明代,长沙城进一步向外拓展,重筑城墙。城墙走向,东城墙北起经武门,沿着建湘路向南,到天心阁,拐向西方,沿城南路直抵湘江。然后城墙依湘江河岸一路向北至湘春路。在湘春路,明代北城墙拐向东方,在经武门与东城墙相连接。因此长沙城垣形成一个闭合式的城防系统。凝眸这幅《长沙古代城域变化示意图》,春秋战国时期楚汉古城墙位于城市中央,盛唐时期的唐城墙处于第二圈,明代修筑的城墙在最外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沙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不同朝代修筑的城墙如同大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环绕着长沙这座城市。长沙城市中位置一直保持在五一广场周边,千百年来未曾改变,在世界大城市之中这并不多见。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长沙城市中心地表建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周而复始不断地重复着,城市早已不是曾经的模样。当今在长沙城市中心高楼大厦绚丽多姿的外表下,到底隐藏了哪些亘古不变的度量结构?如城市结构,街道网络,主要建筑,城防设施等,一幅《长沙古代城域变化示意图》些许能得到部分答案。


  民国初期拆除长沙城墙

  1924年,长沙开始拆除城墙。为什么曾经护卫长沙的城墙在民国初期被逐步拆除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随着长沙人口的增加,商贸的发展,道路的建设,城墙成为阻碍城市空间的扩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晚清时期长沙新增几座城门,如经武门、学宫门、太平门、福星门。打开了通货门和新开门。经武门在长沙城墙的东北角。经武门面东,朝向协操坪,那儿曾经是晚清新军二十五混成协四十九标、五十标驻地。经武门取“整军经武”之义命名。学宫门在长沙城西南角,在学宫门内是长沙府文庙,又是长沙府学宫,所以这座城门取名学宫门。太平门、福星门是在长沙西城墙上增加的城门。太平门位于太平街西侧,正对着金线街。福星门在福星街西侧,正对着郭家巷,今天的中山西路口的位置。城北的通货门和新开门在历史上是既有城门,晚清时曾经封堵,后来重新打开。辛亥革命后新开门改名为兴汉门。长沙西城墙增加了太平门、福星门、通货门,还包括西湖桥附近的学宫门,这段城墙增加了4座城门。在铁路、公路尚建设的时代,航运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湘江沿岸码头众多,那里是长沙物流、人流、信息流最繁忙的地段,增开城门是为了适应商贸发展的需要。战争的样式发生变化。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战争样式由冷兵器时代变为热兵器时代,各国都将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战争,战争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口径的火炮装备军队,火炮可以轻易摧毁城墙。汉字“炮”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现在通用的火字旁的“炮”;另外还有石字旁的“砲”,是“炮”的异体字。古代中国火炮,装填的是一块圆形石头,从炮口装填,发射出去后,毁伤力有限,不能毁损城墙。于是,“砲”字有石字旁的写法。近代火炮发射的弹头,弹头内装有烈性炸药TNT,击中目标爆炸时产生巨大的毁伤力。厚厚的城墙,在近代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下,不堪一击。             长沙天心阁在民国初期设有“午砲”,这是报时设施,每天中午12时,一门铜砲朝天鸣响,向长沙人报时。1928年一幅老照片留下了当年天心阁的影像,匾额有显目的“午砲”两字。用的是石字旁的“砲”。

  这是我家的照片,我发现与长沙历史相关后,交《长沙晚报》发表。上面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是沈伯昆,妻子是肖婉宜。前文提及的新军建有炮队。1938年版《新长沙市实测详图》在清水塘附近标记有“老砲队”。地图上用的是“砲”。这里曾经是晚清新军炮队驻地。至今这个地方仍旧称为“炮队坪”。


  环城马路的修筑 

  历史进入民国,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战争样式的改变,长沙人开始拆除城墙。城区向四周扩展,长沙人在原城基上修筑环城马路,形成新的城市格局。直到今人,老一辈长沙人称“城里”是指明代城墙以内的区域,在他们心目中,那才是真正的老长沙城。民国初期长沙开始拆除城墙,原城墙址上修筑环城马路,路幅宽度初定为33米。环城马路分成三段修筑一条是从湘江边的城角码头为起点,即湘春路西口,由西向东至经武门,右拐向南至火车东站,称为环城北段马路;一条是环城南段马路,从火车东站落星田街口为起点,一路向南,至天心阁,右拐向西,至西湖桥,与沿河马路连接;一条沿着湘江河岸修筑,从新河至西湖桥,称之为沿河马路。三段路修成后,长沙城形成一圈闭合的环形马路。


  环城马路北段的修筑 

  环城马路北段即湘春路、兴汉路、经武路、东站路。这一段地势平坦,施工较易,最早动工修筑。湘春路从湘江边城角码头为起点,向东延伸至经武门。从地图上看这段路以湘春门为界,西段从湘江堤岸的城角码头至湘春门称湘春路,东段湘春门至经武门称兴汉路。环城马路在经武门向南拐了一个90度大弯,一路向南通向小吴门,这一段称为经武路。经武路因经武门而得名,路的东侧与粤汉铁路平行,铁道沿线还可标记了便河。过了小吴门,环城马路继续向南延伸,火车东站至浏城桥这一段称东站路。湘春路、兴汉路、经武路、东站路,这4条道路构成了环城马路北段,环城马路这一段最早建成通车。


  环城马路南段的修筑 

  环城南段马路,从火车东站起,经天心阁至西湖桥。环城南段马路全长3100米。长沙城东有条龙伏山,从天心阁向北逶迤至小吴门。天心阁是龙伏山首,也是长沙城区地势最高之处,环城南段马路经过天心阁的这段,施工最为艰巨,土方工程量大,且土质坚硬,不易挖掘。长沙市政筹备处呈请省建设厅,决定实行“兵工政策”,由军队派兵士代工,每个兵士每天津贴2角钱,如遇坚实土质,酌情增加津贴。所有施工用具由市政筹备处供给。商议妥当,工程于1928年11月1日破土。这是湖南第一次实行兵工筑路的方法。每天有2000多兵士由军官率领,在筑路工地上施工,工程师和监工员在现场指挥,士兵工作非常努力。1929年1月,天心阁附近的土方施工完全竣工,仅仅用时3个月。湘江边西湖桥一段约170米长的马路,系从前护城河,地势低洼,路基需要填土,而附近无土可取,须从千米之外的天心阁附近取土。施工方从天心阁至西湖桥临时架设轻便铁路,组成专门施工队伍,用铁桶运泥土,在铁轨上滑行,倾填西湖桥一带。这项施工异常困难,用时一年有余方才完工。西湖桥下是护城河,也是第七道公沟的出口,系用砖砌筑,沟径近3米。修筑环城马路,这条城市下水道需延长70米,延伸至湘江河岸边。1929年1月,万和公司中标,承建这段下水道。后迭遭水患,延至9月方完工。1930年5月,环城南段马路,从火车东站落星田巷口起,经天心阁至西湖桥吉祥庵巷口均已陆续告竣,仅由吉祥庵巷口(今书院路)起至西湖桥河岸止一段尚未完成。正当全力推进西湖桥最后一段筑路施工时,长沙接连遭遇两次兵燹,施工被迫停顿下来。延到12月,湖南政局粗安,再由建设厅核准,仍责令各包工对于未完工之西湖路一段继续开工。1931年3月,环城马路南段线路方全部告成。东站路、天心路、城南路、西湖路,这4条道路构成环城马路南段。1935年谭常恺、谭常悌等人在落星田创办开明汽车公司,从上海购车7辆,当年秋季,长沙开行公共汽车,线路选择以西湖桥为起点,沿环城马路,经西湖路、城南路、天心路、东站路、经武路、兴汉路、湘春路,最后到达北门。西湖桥,长沙第一辆公共汽车从这里始发。


  环城马路西段的修筑 

  沿江路是环城马路的西段,它南起西湖桥码头,北至城角码头(又称镇角码头),继而通往新河,沿湘江而筑,全长约5000米,这是长沙最长的一条马路。沿江路分为三段:新河口至城角码头为北段,约2000米,地势低洼,环境荒旷。城角码头至冯家码头为中段,约1000米,经过通泰门、潮宗门至福星门,接中山路西口。冯家码头至西湖桥约2000米为南段。修筑沿江路分为三步施工,先修中段,即贯通中山路西口至城角码头一段;第二步修南段,中山路西口至西湖桥,让长沙环城全线联络;新河口至城角码头的北段则第三步。首先要沿湘江堤岸修建花岗岩护坡,施工难度大,工程浩大,费用奇高。光绪三十年(1904)湖南开埠通商,长沙开始修筑湘江堤岸护坡,至20世纪30年代初,堤岸护坡从新河修至小西门。小西门至西湖桥一段未能动工兴修,堤岸护坡未修,成为修筑沿江路工程最艰巨、最复杂的一段。此时,环城马路南段、北段均已修成,中山路也成为横贯东西干道,惟沿河路没有修通,导致环城路南北不连通,不能与新修成的中山路连贯成一体。1937年版《长沙市图》,环城马路西段从中山码头(中山西路口)至西湖码头是用虚线标记,说明尚未建成通车。1938年版的《新长沙市实测详图》,环城马路这一段是用实线标记,从而可以说明,环城马路是在1937年底或1938年全线建成的。长沙环城马路全线建成,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今天,长沙人漫步在这条环城线上,难以循觅城墙的踪迹。

  1924年,长沙仅留下天心阁一段城墙,湖南省政府提出天心阁城墙一并拆除。时任长沙市政公所总理的曹典球挺身而出,力陈利弊,慷慨声言,声称要“睡在城墙上,誓与城墙共存亡”。此举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拥护。经再三呈请,省政府才最后决议保留天心阁下城墙与阁楼,作为历史古迹,供人凭吊游览。天心阁古城墙保留下来,省长赵恒惕委派省会警察厅长刘武为首,将天心阁及古城墙修葺完好,辟为天心阁公园。2011年5月,陶为衍先生从上海来到湖南图书馆,带来一幅他父亲陶冷月1925年拍摄的老照片。这幅照片背景是天心阁,城墙内外正在施工。照片上留有拍摄时间:1925。参照文史资料,1925年长沙在修建天心阁公园。陶冷月先生曾经是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1925年他到四川写生后,乘船返回上海途中绕道来到长沙,故地重游。陶冷月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修建中的天心阁公园施工照片,非常难得,见证了天心阁的历史。

  天心阁还建了一座儿童公园。现在,人们在讲述长沙天心阁历史时,常常采用这幅天心阁儿童公园的老照片。画面上是一家人,丈夫是沈伯昆,妻子是肖婉宜,牵着他们两个孩子沈伊慧、沈伊俐,正在儿童公园漫步。


  1921年长沙城市道路建设规划

  20世纪20年代末,长沙城墙拆除了,保留天心阁长约500米的一小段,让今人可以见到长沙明城墙的模样。当城墙防御功能下降至不能保护居民安全时,长沙与南中国大部城市一样,拆除了城墙,城区向四周扩展。狭窄的老城区街道又如何适应工业文明带来的变化呢?长沙做过哪方面的努力?1921年,长沙市政公所编制《长沙市政计划书》,收录一幅《长沙市区道路布置图》。《长沙市政计划书》对老城区原有的街道没有采取拆除重建,而是对既有道路进行改良,拓宽、拉通原有的道路。

  规划中南北方向有4条道路:北正街,自湘春门起,向南经北正街、清泰街抵辕门上,长约1000米;东长街,自兴汉门起,向南沿水风井、东长街、理问街,劈多佛寺,直向南行,抵城基马路(城南路),长约2800米;南正街,自黄道门(南门)起,向北经红牌楼、八角亭,直劈省仓,横过新安巷,经老照壁,抵电话局(先锋厅),长约1800米;西长街,自学宫门偏东处起,向北经路边井、太平街、西长街、福星街、抵小东街(中山西路),长约1700米。另有4条东西走向的道路:营盘街,经营盘街两端延伸,抵城基马路(建湘路),长约1300米;贡院街,由小吴门经贡院街、小东街而西直抵城基马路(沿江路),长约1400米;皇仓街,自大西门经永丰仓、万福街,过东长街,直抵城基马路(建湘路),长约1500米;坡子街,自小西门经坡子街、东茅巷南面,抵城基马路(建湘路),长约1550米。规划中旧城区这8条干线路幅宽度均为30米,另外还规划有30余条路幅宽度21米的城区支路。《长沙市政计划书》中规划修筑的旧市区道路,如果能实现,长沙旧市区将形成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在老城区之外,城郊的道路规划成井字形,十分规整划一。规划长沙新市区南北走向的道路,以“模范路”为中轴线,从城南雨花亭附近的“魏家冲”为起点,一条笔直的道路,由南向北通至城北浏阳河畔的蒋家垅、新码头。对照当今的长沙地图,规划中模范路的南段与韶山路大致重合、北段与东风路相近。模范路以西,南北向道路依次命名为西一路、西二路,如此类推;模范路以东道路,依次为东一路、东二路等。规划长沙新市区东西走向的道路,以“经武路”为中线,规划中的经武路为东西走向,西段是当今的湘春路,东段是体育馆路。经武路以北的道路,依次命名为北一路、北二路等,如此类推;经武路以南道路,依次为南一路、南二路等。规划中的长沙新市区,道路笔直,纵横南北,构成简单划一的网格状布局。这与长沙旧城区蜿蜒曲折的老街窄巷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沙市政计划书》列有《新市区道路一览表》,注明各条街道的长度。经计算规划中新市区,各个十字路口之间平均距离为340米左右,每个街区网格纵横大致为340米×340米,接近正方形布局。340米是步行5分钟之内可到达的距离,这种尺度的街区应该是当年规划者理想中的城区布局。南北纵横的街道之中,规划了几条“斜道”,串联长沙新市区交通。新市区北部有2条斜路:湖迹路和文昌路。湖迹路从大沅洲(今三角洲)浏阳河口骆驼嘴为起点,朝东南方向延伸,至湖迹渡附近。文昌路从文昌阁附近为起点,朝东北方向延伸,至沿河路东端,即四方坪。湖迹路与文昌路交汇点,同时也是北十二路与东一路交汇点,位置在德雅村附近。这个交叉路口规划成一个圆形广场,周边条街道呈幅射状向外8个方向伸展。兴湘路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模范路与文昌路交汇处为兴湘路的起点,朝东南方向延伸至王家垅,今天火车站附近。兴湘路、模范路、文昌路交汇点在当今东风路与开福寺路交叉口附近。新市区南部也有2条斜路:西湖路和南河路。西湖路从西湖桥为起点,朝东南方向延伸,至林子冲。南河路从猴子石附近的南河港(应为南湖港)为起点,朝东北方向延伸,至王家垅,与兴湘路连接。西湖路与南河路交汇点,同时也是南十三路与西十一路交汇点,位于当今劳动路与白沙路交汇口附近。这个交叉路口也规划成一个圆形广场,同样也有8条街道呈幅射状向外伸延。斜道的设计,交叉路口有多条道路交汇,这在欧洲城市常见。显然,《长沙市政计划书》制定者接受过西方教育,有外来文化的背景。《长沙市区道路布置图》让人联想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提出北京建设构想,在北京西城墙外建一座新城,保护北京老城区。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长沙人已经有这种保护老城区的设想,这幅《长沙市区道路布置图》是历史的见证。


  结语

  湘江由南向北,从古城长沙西侧流过。洪水周期性泛滥,河道左右摆动,江水不舍昼夜冲刷河岸,孕育了古城长沙。湘江之水,如同甘泉,滋养了生灵,滋养了城市,滋养了文明。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伴水而生,因水而灵。经历3000年的发育成长,古城的内涵博大,气氛浓郁。老地图如同历史的投景,一条条朴实无华的线条,描绘为城市纵横交错的街巷,构架成文化的肌理,记录文明的履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时光的流逝,恰如北去的湘江之水,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裹挟而去,统统汇入历史的投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