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六一”特别专题征稿活动——“潇湘诗会走来的少年”
《潇湘诗会走来的少年》(二十一)龚暄婷:写给散文集 《时光岛》

201911155844754_0.jpg

  (散文集《时光岛》。资料图)



青春是由无数“一瞬的美”勾连起来的

——龚暄婷散文集《时光岛》读后

 

  徜徉在暄婷灵动而诗意的文字间,我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欣慰。这些没有什么雕琢的文字,亲切、真诚,如出水芙蓉,流溢出一股天然的青春之美,令人回想起从历史中款款走来的身影,那是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浪漫遐想,那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满纸柔情,那是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独自呢喃,而暄婷正也和他们一样,走出美丽的时光岛,写下属于自己的“一帘幽梦”。

  无疑,暄婷是多才多艺的,仅仅从写作上,就足以让人感叹后生可畏。在这片春风十里的时光岛屿上,我充分见识到一位“神态散朗,颇有林下之风”的美丽暄婷。女孩子特有的细腻与细致,加之丰富多彩的生存感受、阅读体验使暄婷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能够发现别样的新奇,于平常的日子中给生命灌注新的感悟。在《那一刹那间,我懂得了自己》中,作者以“我是一只豪猪”开篇,用动物的视角作为观察事物的出发点,既有生命意识中夹杂着的不被理解的孤独,还有一些嘲弄自我的意味,却又不失积极向上的姿态与超越。和许多自视过高、远贱贵重者相比,暄婷有着不同于同的龄人的自尊与清醒,委实难得。

  通读这部《时光岛》,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与渴求。这也是所有青春文学共同表达的主题。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和成长的烦恼随处可见,缠绕其中的还有对未来的种种憧憬与犹疑,间或生出些许迷茫,虽然有爱的陪伴,但是每个人终将面临孤零零的“时光孤岛”,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事实上,人只有站在这座孤岛上独自眺望世界,时间不知不觉从指缝中悄然渗出手掌,这时的心灵才真正抛弃浮嚣的尘世,在方寸间找一座修炼自我的灵台。正如王蒙所说:“这是一个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驰骋万里,白日做梦,荒唐游戏的年代。”人如何才能可以像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我以为,写作可以给人在迷津处找到驶向世界的渡口,给生命找到一个属于自我存在的理由,这也许也正是暄婷写作此书的诉求和价值所在。

  有了这样的心灵冲动,暄婷的写作才华得以绽放。时光就在她文字的构思和输出之中渐渐凝固,排列成一行行诗意,充盈着心灵的健康和饱满。《时光岛》这个书名起得极好,是独属于自我的个体化叙述,虽然也作为篇目之一列出,但是却十分适合概括出全书的主旨。一座座岛屿在海上星罗棋布,盛满回忆,又各得其所,都是大大小小事件的勾连与点缀,都是生命的片断与亮点,这些飘在风中、消失在黑夜中的片断与亮点因为文字而鲜活,因为回忆而温馨。时间总是无情,生活在时间轴承下转动的人,在个体生命的交织中品味着酸甜苦辣,又各不相同,我们注定不免要叹息爬满脸上的皱纹,也只能在个体的回忆中尽力拼凑着一点补丁找回记忆中的芳华。如果把时间比喻成流水,却只能望着“抽刀断水水更流”而不知所措,迢迢不断的徒增伤悲。《时光岛》的意义正在于,暄婷用“一瞬的美”或“美的一瞬”的定格的方式把洋溢着理想、热血和对于未来无限想象的青春划分为一个个片段,浓缩成永恒的瞬间,刻在字里行间。这时青春就不再是人生洪流中的分支,反而因为被建成一片又一片流光溢彩的岛屿,当她再度回首这段时光的刹那,她用文字对抗了必然流逝的时间,正是作者对于青春的挽留,一如她对于自由和未来美好之争取一样。

  一首诗有诗眼,一本书有书魂。在我看来,《时光岛》这本书的书魂就是父母的爱。正因为有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之爱的感恩、铭记和书写,《时光岛》才如此明亮,如此温暖。在阅读中,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提到父母的地方,并把它们一一标注出来。其中,提到爸爸的地方有9篇文章,分别是:

  1.在《爸爸的脚步》中,作者写自己“可以分辨出爸爸的脚步声”;

  2.在《父爱的方式》中,作者讲爸爸喜欢对作为女儿的自己喊“儿子”;

  3.在《因为他是爸爸》中,爸爸教导作者独立;

  4.在《我改变了独行的色彩》中,爸爸说是作者改变了作者自己独行的色彩;

  5.在《生活如诗》中,作者陪爸爸在大马路上跑步,作者和爸爸暗暗较劲,作者和爸爸在角逐中踏出了诗,那是在百忙之中爸爸抽出时间来陪作者放松和自由。

  6.在《凤凰小城的味道》中,作者回忆起那一年与父母家人一起其乐融融游凤凰的情景。

  7.在《故乡清韵》中,作者写爸爸给她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经常随着父母回到这个爸爸降生的地方休闲度假。”“只要回到这里,爸爸就会变得异常童真,这里藏着他的童年趣事。”

  8.在《皮囊之下》中,作者写自己每次都悄悄把的眼镜放回原位以免他又找不到,把妈妈喜欢吃的菜为她留多些。这些生活细节令人真切地感受到:爱不要口口声声冠冕堂皇的口号,要能默默付诸行动去爱,这才是包裹我们真心的“皮囊”。

  9.在《回眸生命》中,作者的思维跳跃很大:“五岁觉得‘我爸最神气,十五岁时觉得我爸真刻板’”,三十五岁会觉得‘还是我爸最厉害’”。特别是文中一句:“猛然发现爸爸年轻时的照片,眉眼和自己很像,然后再发现,爸爸越来越变成记忆中的爷爷的模样了。”这句话令我动容和揪心:“站在影子里守望,前方是过去,身后是未来。”小小年纪,一个看似天真浪漫、无忧无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成熟而哲理的思考。

  而书中提到妈妈的地方更是有10篇文章之多,它们分别是:

  1.《我在奔跑》:妈妈对女儿的鼓励催她奋进考中学。

  2.《看见》:妈妈和我心灵相通,妈妈的眼光伴随我的脚步。

  3.《少女病》:妈妈因为希望与作者同步成长而患上“少女病”,“她在用清纯陪伴我的青春”。

  4.《月的性子》:爸妈难得空闲,一家人说笑吃月饼。

  5.《小金库的四位客人》:自己办报刊,赚零钱。“这可比我向妈妈伸手拿到零花钱要有成就感得多。”

  6.《年的味道》:我在大年那晚的零点溜出来放烟雾弹,爸爸妈妈奶奶一家人开心极了。

  7.《这也是一种美》:作者用最简单的黑色签字笔,戴着自以为永不过时的妈妈用过后淘汰的旧式名表,她素面朝天。自得其乐。

  8. 《眼镜记》:作者总是找不到眼镜,突然妈妈的喊声冲破楼道:“你的眼镜在你的包里,崽崽!”

  9.《不停》:作者偷偷写小说被妈妈发现,作为一个爱写作的孩子,作者在写作这条路上,不停地走下去。

  10.《快乐阅读,滋润我心》:“小学时,妈妈强迫我阅读,外国名著到古典小说,从杂志到经典,统统不限。”此外作者还描述了家中妈妈精心布置的爸爸的大书房和作者的小书房,那都是作者遨游知识的海洋。

  我之所以在此以考古般的细致把这些温暖的文字一一排列出来,是想告诉大家:许多人以为00后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以为作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人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看成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实际上,这些年轻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铭记父母的爱,他们既可以尽情地撒娇,可以没大没小的打闹,也可以把涌动于心底的一份感动藏在小小的内心世界,让伪装的成熟写在脸上,却无法掩饰在眼睛里的泪光和柔情。正如暄婷在《时光岛》的前言中所说:“我在用我的行动撕掉所有贴在我身上的标签,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向所有人宣言——这个站在你面前的大眼睛女孩,并不仅仅只是你以为的那样。”暄婷代表着00后的这代人,正在走一条打破人们惯常思维的旧路,他们冒着不被理解的风险设置自己。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能发现暄婷在文字中以一种行走的姿态,不卑不亢地展示自己的独特,解除陈规陋习对生命设置的种种障碍。在《皮囊之下》中要极力拥抱表层行动背后的“人间真情”,字里行间,感人至深。暄婷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沉稳,更有着女孩子细腻与敏感,她极力想要维护自尊与自爱,但她既没有“黛玉式”自尊而又脆弱的心肠,也没有“宝钗式”式的冷艳与圆滑,她所追逐的是“介于冰冷理性和炙热感性中的平衡”。于是,在她笔下我们看到了她人格的平衡,既有含情脉脉的家庭生活,还有待人接物的种种见解;既有她浪漫的国际之旅,更有她日常的社会足迹,包括去记录残疾歌手或是环卫工人的街谈巷语。

  与此同时,自由在暄婷笔下也有一种平衡感,即自觉地将文字还给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她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所以她笔下的自由感建基于她独立多思的人格之上。虽然她也曾矛盾,在规矩和自由的领地发生心灵冲突,但是她自己往往可以找到平衡的切口,让所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她的笔下都变成对生活圆满的爱的观照。但这种爱并不会成为她人生中飞翔的负累。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暄婷极其欣赏“奥黛丽·赫本”:“她就是她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也正是她的渴望。但是暄婷同时又能够对周围的人,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同学朋友,都能保持一份尊重与理解,乃至必要时的隐忍与退让,而非为了个人自由挑战规则,或用反抗的手段去咄咄逼人,或为了穿上华丽的伪装去做凌驾他人之上的女王。

  某种意义上,高考与学习的重压,让多少学生都在无形中失去自我,或是处于手足无措的迷惘,我多么害怕学生的心灵在这其中被扭曲与压制,走向精致利己的圆滑或者浑浑噩噩的逃避与麻木。但有着文艺基因却毅然选择了学理科的暄婷没有在压抑中失去自我,她一直以理性而清醒的方式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尽管以她的年龄,要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看起来是那么遥远和艰难,但可贵的是,她心态平和,不急不徐,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从更大的视野上说,《时光岛》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的,而是献给处在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暄婷用一种找回心灵家园的方式,用文字或者绘画,截断时间河流的片断,垒出记忆的岛屿,把一路走来的“一瞬的美”勾连起来,做一次放飞自我又回归自我的旅程。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过:“你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和青春的知识。”但我以为,暄婷把“一瞬的美”收集起来之后,她不仅拥有了青春,也拥有了青春的知识。因为,我们不必等候青春的经验在生命的黄昏才得以总结,青春的美好与不足,快乐与烦恼,经过之后必将留痕。暄婷及时地聚焦并记录这些印痕,也许某些书写还有些许生涩,但笔端里有了一份对文字的珍重和敬畏就足矣。这样的书写,虽谈不上“激扬文字”或家国情怀,但暄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她努力尝试用记忆打捞青春、用艺术获取自由、用感恩铭记爱,这就是对“恰同学少年”的最好注脚,这也是我阅读此书的最大收获。


  作家简介:聂茂,原名陈庆云,湖南祁东县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会副会长,湖南省首批“文艺人才三百工程”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等。1999年3月出国,2003年8月取得博士学位,2004年7月回国,被中南大学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同年9月由助教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已出版各类著作40余部,被《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选刊》和《小说月报》等转载作品70余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含重大课题2项)。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散文大奖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等。有作品译介到国外。



绽放的七色花

——读龚暄婷散文集《时光岛》

 

  拿到《时光岛》,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扉页上作者简介中的大眼睛姑娘暄婷拉大提琴的照片,然后浏览到我们这几个所谓作家和专家团队的联袂推荐语。当看到雅礼中学刘维朝校长对《时光岛》的推荐语时,我眼前一亮,似乎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这样描绘暄婷的《时光岛》:“在《时光岛》里,你看到的就是雅礼学子的诗意生活和创意时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雅礼的办学理念。暄婷在雅礼文化的滋润下,健康成长,绽放出青春的花朵。相信她,相信雅礼的孩子们,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晃, 暄婷完成了她雅礼三年的高中生活,她马上要毕业了。进雅礼时她14岁半,现在的毕业季,她17岁半。

  《时光岛》,我仔细读了好几遍。整本《时光岛》224页五个章节100余篇文章21万字,再加23幅暄婷自己设计的建筑图。看完《时光岛》,我有一个疑问:在当今应试环境下,一个课业负担如此重的高中生,怎么能有时间写出这么多不同门类的文章?《时光岛》的责任编辑告诉我,这些文章都是孩子在学校的课堂习作、考场作文和日常随笔;孩子课余时间还坚持绘画、弹琴、唱歌、游泳、打网球、跳街舞、办社团、做义工。

  的确,透过《时光岛》,我看到了一个学业负担再怎么繁重也绝对没有死读书的高中理科生暄婷,她像一朵多彩的含苞欲放的花蕾。《时光岛》的字里行间,我具体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暄婷:在一排会唱歌跳舞弹琴的艺术生里,她可以带领队友们秀场拨弄数理化;在一群实验探究的理科生里,她可以引领队友们在闲暇时唱歌跳舞弹琴;在一行绘画和写作的文科生里,她可以率领队友们做公益、办社团。有铁杆、有朋友、有知音、有闺密、有团队、有外援、有内存。暄婷在她的理科学科里可能不是最棒的,但她是多彩的、多元的、多维的、多趣的、多姿的。

  高考后,我曾经给暄婷妈妈打过电话,要孩子选择中南大学,选择我的文学与传播学院。但这个倔强的女孩子居然断然婉拒,说她要去香港或者上海,要学纯理工科专业。我愕然,但是我依然充满期待,认识暄婷时,小不点的她八岁,上小学三年级。现在,她如此有主见了。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个来自文艺原生态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一定学理科,但是为什么又在学理科的同时却又还是一定不放弃文学和艺术。

  《时光岛》给了我答案,而且集中表现在第三章“借一下你的橡皮”和第四章“我有一支马良牌钢笔”的字里行间。

  《没有不可能》中写到:高二分科时,来自文艺原生态家庭的暄婷选择了学理科,这像在小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有声炸弹,作为一个似乎看上去“不伦不类”的理科生,高中阶段的暄婷隐藏了自己的文学特长,一直在补短板理综。 但是选择了理科的她骨子里还是有浓厚文艺气息。她的文艺范是与生俱来的,从基因里携带而来。雅礼也慧眼识珠地一再给理科1510班的暄婷以文学艺术展示的舞台。

  阅读给了暄婷美妙的口哨。《我的故里我的王国》《不停》里写出了暄婷热爱写作的各种细节和真实血液的点点滴滴。在 《快乐阅读,滋润我心》分享她阅读经验和技巧,《迷醉舞蹈》《漫步<红楼梦>》都阐明了自己痴情于阅读以及阅读的收获。

  绘画给了暄婷求异思维的空间。《不同与未知》都详细介绍了她的绘画之路。 “我像一盘泼在地上的颜料,从一个点开始发散,流向四面八方。在它们都未到达终点时,谁也不知道它途经了什么,它被什么访问过,它所到之处是怎样在塑造不同的五颜六色和不同的千姿百态。我就这样摇摇晃晃尝试所有我想尝试的,我尝试画海的眼睛,画建筑的手臂,画石英钟的齿轮,画火车的内心,画树叶的脉络。我用笔描绘出自己想要创造的一切,这条路是一条通往无数种可能性的发现之旅。我就这样握着变化多端的画笔成长,我设计出自己想要的的建筑,我憧憬着即将要面世的作品,我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远方。我无需关注画面的尽头也无需去想结局,我不断修改不断雕刻,不断思考不断琢磨中,不断寻找不断猜测…… ”

  国学给了暄婷厚实的基础。《醉里挑灯看》中写到她与国学的渊源:“在酣醉之余眯起眼睛看千年前古人的金戈铁马,醉里挑灯,看历史轨迹春秋几代在剑鞘上磨出的痕迹,看马踏飞燕,看朝花夕拾,看上下五千年。半醉与微醉或者陶醉间已有万丈豪情掠过。醉里挑灯,看落日长河,看遍地芳华,看花好月圆,看水村山郭,看天高云淡,看大好韶华。”

  做手工给了暄婷想象的翅膀。《手工世界》写到:“我没有专门的布料和工具,却很喜欢自己做一些类似于布包啊布娃娃啊的东西。”“带着这种情趣,我就一直缝制着这块小毯子。终于,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抓软角。等我将它缝好,翻回正面时,我才发现,这毯子正面比我想象的还要姣美。原来幸福在你还在企盼见到它时,早已经在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时酝酿好了,等你转个弯,就会看到它。每当我出去旅游,从兜里拿出自己做的小包包时,伙伴们都会惊叹不已。那时,我觉得心里充满了甜蜜。我将它送给了小伙伴,希望它也能给伙伴沐浴幸福。”在 。”

  电影给了暄婷遐思的胡桃匣子。《有一种高贵,叫以岁月为歌》提到电影《绝美之城》, 《不朽》《重拾忽略的美好》《敬畏黑白电影》《永恒》《一九八零》都和电影以及她最钟爱的电影明星赫本有关。

  音乐给了暄婷创作的灵感。 《音乐无限好》里写到“我很喜欢钢琴曲,喜欢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曲中韵味让无数喜欢或不喜欢钢琴曲的人为之倾倒,听一秒钟就能让你的灵魂从躯干抽离出来。”

  友谊给了暄婷前进的动力。在《时光岛》中,我看到了她校园生活的诸多知心朋友与亲密知音,看到了孩子背后的团队合作。《照片里会笑的女孩》《六只杯子》《不停》《老夏天》《我的朋友》都折射出她的友谊是那么和谐真挚、默契谦逊、不做作不张扬、顺其自然而细水长流。在《时光岛》中她写到:高二下学期,暄婷和26个雅礼同学一起代表雅礼去美国福特中学进行交换生生活以及高三上学期福特师生来华互访。这些经历让她在传播祖国文化的同时有了国际朋友并且开阔视野。

  社团给了暄婷展示的舞台。《时光岛》中她写到她创办的VITA雅礼急救社以及她作为主力队员的街舞社、足球宝贝团……她还写到她的画展、义工活动、调查采访、咨询、运动……《时光岛》里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惬意美好。无论什么时候,《时光岛》里的的暄婷身边总是有着同伴、朋友和同学。

  感恩给了暄婷广阔的天地。《一位颇有风格的老师》《纸飞机里的故事》《绽放在校园的向日葵》《忽然之间》 都有着她许多敬佩的老师名字和事例。《胡洪来》和《张哥》两篇文章是雅礼两位老师的写真,暄婷把班主任胡洪来老师和数学张新民老师刻画得栩栩如生、情真意切。

  如果说雅礼是暄婷这朵花蕾的土壤,那么初中南雅和小学清水塘,就是她的根基。读《时光岛》,我深深感受到暄婷在发自内心地感恩校园,感恩同学、感恩老师,她在感恩的同时不断地筑梦、追梦、圆梦。暄婷爱着她的三个母校,《九月南雅》《在南雅,虫儿飞》,夹竹桃、桂花树、篮球场、大钟塔、晚自习的教室、军训、夏夜里虫儿的喃语,还有那些频繁出现的同学们的名字,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凤凰山情结。虽然《时光岛》的正文里面很少有涉及小学的文章,但是,我可以断言,在百年名校请水塘小学,这个孩子也是与众不同和快乐无比的。

  《时光岛》里走来一个小初高十二年母校用知识熏陶和文化浸润出的阳光健康、知性浪漫、灵气温和的青春少女。这个大眼睛姑娘正在茁壮成长。我相信,经过了高中文理兼修培养而大学又选择了纯理工科专业的暄婷,未来一定可以多元发展,在大学里做出点令人惊喜的事情出来,我祝福暄婷将来能玩、善表达、能讲故事、会聊天,会跨界,当然,最重要的是她一定会身心健康、愉悦幸福。 我也深信,暄婷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孤单,都不会是一个人孤军奋斗。因为,颇有人情味的她就像一朵七色花,能给她的理科同伴带来活泼;又能给她的艺术伙伴带去冷静,还能给她的文学伙伴带去理性。

  “只要你想,你就一定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家简介: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教育工作者。出版《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其中《沧浪之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80次。另出版理论著作两部,论文数十篇。

201911155844754_3.jpg



《时光岛》,沉在时光里的温暖与丰厚

 

  她说,“我揉揉厚重的刘海,希望能记住这一次的回头。”

  她说,“时间罗盘一转就到了现在。我长大了,爸爸反而不再喜欢锻炼我,而是总带我去历经一些要琢磨才能弄懂的事……”

  她说,“我掏出那包蓝色的纸巾。包装盒上写着‘给自己一个承诺,总有一天会实现我那小小的世界环游梦想,所有的我都由我来决定。’一下子我就又哭了起来。”

  她说,“这样永远纯粹的朱丽叶在初次看见罗密欧时,拗口的‘沙翁式’台词和风扬起的黑色长发,眼睛里尽是娇羞和慌张。”

  她说,“我偏爱写诗的自由和荒谬,胜于不会生活的舒服和禁锢。”

  她说……

  在《时光岛》中,年轻可爱的龚暄婷说着她的记忆和感悟,说着她所经历的和经验的,说着她在阅读中的所得与所感——我承认我有感动,我感动于她的真纯和质朴,感动于她对那些微小记忆的捕捉,感动于她在说出的时候的挚诚与真情,同时也感动于那种不掩饰的青春气息以及时光的流逝。当然也不仅止于感动,龚暄婷的读书之丰富让我惊讶,她的思考力和虚构能力让我惊讶,在她的这些多数短小精致的文字里,她仿佛从没有受到中学规范、僵硬而简陋的“作文集”的影响,她愿意以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睛去抵达,她为自己的文字注入着“有呼吸”的真情。

  年轻稚嫩的龚暄婷也乐道于自己的“家传”,她说过她出于在一个艺术家庭,外婆是一个中学音乐老师,妈妈艺校毕业后从事舞蹈教育多年,而她的父亲,则是著名的诗人和编辑家——“于我而言,艺术似乎与生俱来,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的,在包含有浓郁的青春气息的散文集《时光岛》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何谓艺术似乎与生俱来,她的家传在她的写作中的潜在却又显见的影响。

  《时光岛》,它当然是一本“时光”之书,记忆之书。来自于生活的记忆和感悟占有相当的比例,她写下“爸爸的脚步”,写下外婆的“青团”和她的留言条,写下爷爷的收藏、妈妈的“恶习”与美,和她不会做饭的手:“这双纤纤玉手仅限于弹钢琴和跳舞”,写下乡下的日子、中学的日子……它的里面贮含着光,温暖,童稚与真,甚至还有小小的俏皮。在《外婆的留言条》一文中,龚暄婷谈及不会做饭的妈妈突然地做出了可口而精致的饭菜,突然地让人惊讶,原来它的秘密是:“她不需要买菜,不需要洗菜,不需要切菜,不需要配菜,她只需要把这些外婆已经精心制作好的半成品倒进锅里炒一下”——而这,还是在外婆的“留言条”指导下进行的!“原来,外婆是一个有隐身术的田螺姑娘。”读到这,我想《时光岛》的阅读者们都会读到深深的爱意和暖意,它,甚至是馥郁的,这种馥郁的爱让我也跟着感动。在亲情之外,龚暄婷也写到她的校园生活和友情,写到她记忆中的游历,写到她幻想和塑造的自己,写到自己的老师……而在《小金库的四位客人》一文中,龚暄婷谈起自己从七八岁开始的“赚钱经历”:卖掉自己多余的毛绒娃娃;“销售”和同学们一起创办的《小森林报》;沿步行街售卖可丽饼;2012年在香港旅游中的“自买自销”……“在浅水湾,我买了蓝莓,然后与同伴儿一块用拙劣粗笨的手工加了一点奶油做了几个蓝莓蛋挞,‘厚颜无耻’地卖给了几个会说中文的韩国姐姐,她们吃到后的满足感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分明地读出了龚暄婷暗暗的得意,这得意让她的文字更为生动可爱。

  这本《时光岛》是一个孩子的记下,它连着生活的记忆也连着将它写下来的孩子的心。它是个人经验的,但同时,它的真挚和美会传递于我们,成为我们所共有的部分。

  《时光岛》,是一本多样之书。它的涉及实在有些广泛:家庭生活,校园生活,阅读生活,游历、沉思和幻想……它被包容于这本称为“时光岛”的书中,让它显得多样而丰厚。它给我们建立起的是一个有生活质地、有日常细节同时又有宽阔和更大展开的“世界”。在家庭中,龚暄婷观察她的父亲母亲,她听得出父亲的脚步并且敏感地由脚步声判别他是不是喝醉——“在这个小区中,住着上千个人,有上千种脚步声,而我总能在几百米以外就能笃定地辨出爸爸的脚步声”(《爸爸的脚步》)——此时读到我竟有种百感的交集。在校园的生活中,她记下有风格的老师,记下自己所经历的友谊,记下那个不漂亮的女孩“丽”——在丽的手机相册里,从来都是只有别人,别人,别人,出于自卑而没有自己。“丽,怎么相册里没有你的相片呀?”“因为我要照相呀。”这句话读着竟让我心酸,而接下来龚暄婷的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则更能打动我。《时光岛》中有不少的文字属于游记,《凤凰小城的味道》,《时光岛》,《万面之佛》,《生动》,《清河坊》……作为观察者,龚暄婷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很不相同的观察角度,她注意到她能注意到的那些而不是史书、资料和宣传册里所提供的,譬如《生动》,她所注意的是清迈面孔中的“生机勃勃”,尽管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精致的容貌,但这份生机勃勃却让她无法忽视;譬如《乌镇一隅》,她所注意的是悬在高木上的一匹新染的布,在风中那匹布掉落下来——“目光随布匹掉落,定格在那户人家”——作为乌镇曾经的游客,我原以为她要写下的可能会是乌镇之美,整体的和游走的,但没想到龚暄婷竟然让自己的目光定格,而顺着这目光,整个乌镇的那种“特质感”却变得显然。说《时光岛》是一本多样之书,还因为它除了写实和记忆还为幻想和玄思留有位置,为经历之外的“阅历”留有位置。这是它的另一层的多样性。《这也是一种美》,她一直说“你”,你那样的女孩,多少有些自况也有些试图塑造一个理想的自己的味道;《血液里住着风的人》,则是阅读和感悟的结晶,她感悟一种文明的存在与消亡,短小的文字包含着多个向度;《迷醉舞蹈》则是关于《回归》一书的阅读札记,而《致朱丽叶的信》,我们暂且不谈它和莎士比亚戏剧之间的同构关系,它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中的汲取——我更愿意谈它的创造性,它以书信的方式完成着自己的虚构,其中不乏创见和妙语。而《玫瑰》、《朗姆之夜》则完全是“小说的”,它有了故事性和波澜,有了延展的深意——说实话这样的文字让我惊艳。它更为可贵地呈现了龚暄婷的阅读广度和不可掩饰的才气。

  说它多样,还有它在语言上的变化和多样。这种变化和多样,部分是时间给予的,她的年龄在增长而审美和对语言的操控能力也在增长。在最初的第一章,《作业本上的橙子水渍》,里面的篇什语言质朴纯粹,修饰性少,它多是叙述式的,偶有小小的感慨在。而在《地图册上的红圈》一章中,她的部分文字则增加了修饰性,“最令我痴迷的是一座大屏风,它造型独特,蜿蜒曲折,雕花、镂刻精美绝伦。独出心裁的工艺者在它的壁上,还绘了五彩斑斓的景泰蓝,素雅的铜玉佛与雍容的景泰蓝汇合,古韵就透了出来……”(《清河坊》)在这时,她更愿意为自己的语言增加色彩感和小装饰,有一种轻度的华美在。而至《朗姆之夜》,她的第一句话就带有成熟叙事的那种斩钉截铁的爽利和紧张感:“我打算喝半瓶朗姆酒清理一下头绪,然后动手干掉另一个我。说实话,有时连我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他。我可能有点醉了……”这样的句子出自于年轻漂亮的龚暄婷之手,颇让我惊艳也颇让我激动,她在这里完全像是成熟作家的样子,甚至很具现代性。正是因为这样的作品的存在,我甚至对她未来的写作也充满了期待。她具有潜质,相当大的潜质。“我绝不是天资最聪颖的一个,但是我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是龚暄婷在书的后记里的一句话,我觉得,我看得到她的努力,从文字中,从变化中,从提升之中。她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相信。


  作家简介: 李浩,男, 1971年生于河北省海兴县。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文字。有作品被各类选刊选载,或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意、韩文。

  著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侧面的镜子》《蓝试纸》《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变形魔术师》《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评论集《在我头顶的星辰》《阅读颂,虚构颂》。诗集《果壳里的国王》等,共计20余部。

  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文学奖、第九届《人民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一届孙犁文学奖、第一届建安文学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第九、十一、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等。



青春而温暖的世界

——读龚暄婷的散文集《时光岛》

姜贻斌

  龚暄婷我不认得,就算认得也不熟悉。但是,我跟她有着多个应该认识的理由。我与她爷老子是多年的朋友,与她娘老子又是老乡,用最实在的话来讲,我对她算是知根知底,所以,也可以说得上是认识了。而且,她爷老子与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时,经常夸奖他的妹子,朋友们都为他高兴。而真正熟悉这个妹子,还是这本《时光岛》。朋友的妹子出书,老乡的闺女出书,名校的学生出书,我这个姜嗲,纵有一千、一万个理由瞎忙,也得要写几句话吧?

  打开这本飘着油墨香的书,我这才对暄婷又更加熟悉起来。

  这真是个乖态的妹子。

  首先看到《时光岛》这个书名就觉得乖态,富有青春气息,也很有想法,还颇有诗意。再看书里21万字的文章,感觉这妹子写的文字,有许多乖态的地方。我以一个老矿工的身份,站在井口目测,暄婷写的文字,应该比她身边的同学和一些同龄人乖态。想想,她这些文章,都是读书时写出来的,而且,还是在读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我不由深深感叹,这个妹子真不简单。

  我经常听到很多学生伢子和他们的家长在谈论,读书是如何的苦,功课是如何的重,任务是如何的艰巨。好像读书就如同抗日那般艰巨,都是恨不得一天掰做两天来用,一个人掰做两人来学,恨不得要用一根数据线,一端连接大脑,一段连接书本,然后,一点鼠标,那堆积如高楼大厦般的考试资料,就源源不断车流般地开进了脑壳里。暄婷妹子却逆他人而行,不声不响拿出这么厚的一本书来。所以说,这是个勤奋的妹子,是个有爱好、有生活情趣的妹子。不错,姜嗲要表扬她。

  表扬归表扬,真话也还要讲几句吧。

  妹子的文字写得乖态,是相对她的大多数同学写的作文而言,这是对比出来的乖态。乖态的作文,应该有乖态的标准,应该有准则,有技巧,在这方面,暄婷似乎还要努把力。因为这些文章,很多还是属于学生作文的范畴,缺少一点文学的元素,以及文学的韵味。这也许是我这个伯父对侄女的要求太高了吧?

  打个比方,《爸爸的脚步》的第一句话:“爸爸是一个大忙人,总是早出晚归。说来也怪,我能读懂爸爸的脚步,准确无误。”其实,这篇文章有几个细节都写得很好,但是,在读它的时候,却感觉不太连贯。在句号之间缺了一点关系的承接。写作文要讲究句子之间、文理之间、事件之间、人物之间关系的顺畅。句子表述时候,要讲究对接。

  “是的,我就有这个特异功能,但是只针对我爸爸。爸爸很忙,很少在家,但是,我似乎总能感应到爸爸在哪儿、在干什么。我还能从他走路的脚步声分辨出他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极好。但是,前面的“忙”和“很少在家”是重复的,所以,就文章写作技术的操作来讲,好像没有着落,没有对应的细节。“但是只针对”这个句子中的“但是”是多余的。“针对”通过上下文来看,这个词用得不当。

  《我的生活花絮》里“我是个健忘的人,常常穿上袜子又忘了穿鞋子,刚要说的话舌头一卷,还没开口就忘了。这不,我赶着出门,去上奥数课。匆匆忙忙,我上了车,马上就要迟到了,我急得直跺脚。我无奈地坐在座位上,心里总觉得落了什么东西。是不是书忘记带了?没有啊,我清过书包,什么也没忘带呀。是不是钱忘记带了?可是,口袋里明明躺着一张五元的钞票呀!难道忘记穿鞋子了?我低下头,只见鞋子正稳当地穿在脚上,哪来什么忘记穿了?

  我正疑惑,却已经到站了,我急忙下车,奔向培训楼,楼里空荡荡的,一反常态的宁静。教室和办公室的门紧锁——我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原来今天压根没有课!我白跑了一趟,真是个大糊涂虫!我哈哈大笑。”

  这段文字,有几个地方写得很乖态,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哈哈大笑”,写出了这个懵懂妹子乖态有味的样子。不过,需要指出来的是,穿了袜子,是不可能忘记不穿鞋子的,最多是穿错了鞋子。这应该属于常识上的错误。那么,像这样的话是不是不可以写呢?当然也是可以写的,而那是在文学作品里面,在某种场景下,可以写没有穿鞋子。比如说,三国里面的曹操,就是光着脚去见许攸的。

  在我写作文的学生年代,总是虚构帮农民伯伯推板车,或帮老奶奶挑水,或捡到一分钱交给老师,都是“老三样”。而暄婷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何况,这个妹子已经这么努力,已经有了这些成绩,写的作文又已经这么乖态。我想,也正是因为她有了这么多的“已经”,那么,肯定会把文章写得更加乖态。这对那些只爱穿、爱吃、爱睡懒觉、爱玩、爱自拍、爱臭美的妹子,我是绝对不会这么去说的,那岂不是自找挨骂么?

  我也相信,暄婷这个聪明妹子,是不会轻易满足的,是会更上一层楼的。说不准,哪天她又出一本新书,肯定就不是要我简单写几句话了,而是让我来挑灯仔细拜读了,我衷心等待那一天。

  总之,《时光岛》给了读者一个青春而温暖的世界,我们应当要感谢作者暄婷妹子。


  作家简介:姜贻斌,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火鲤鱼》《左邻右舍》《酒歌》,小说集《窑祭》《白雨》《追星家族》《黑夜》《最高奖赏》《女人不回头》等多种。现为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



  问取黄鹂大声鸣

  ——读龚暄婷散文集《时光岛》

  龚鹏飞

  暄婷思接父之笔,一捧心泉撒万埃。

  世纪宝宝长成人,巧笑倩兮意态真。

  百篇美文称足赤,篇篇皆是心黄金。

  笔参造化双亲好,驻足衔恩时光岛。

  慈颜忆起秋毫颠,含华佩实知多少。

  尤喜藤蔓编成环,向阳花开不凋颜。

  嘉年胜景常回顾,天马行空江之南。

  也书素面乡下仔,尘垢朝天不为耻。

  钓虾捕蛐戏称王,返璞归真歌天使。

  南雅笑对虫儿吟,万物生长结知音。

  同学少年欢乐颂,师说最是致青春。

  只身探险幽谷溪,勤学霞客游东西。

  清迈棕椰挥手别,凤凰古墙又亲昵。

  胡旋舞里思千载,铁马掌中悟气概。

  踏遍青山酝性灵,江河形胜觅大爱。

  情以物迁词情发,一句之奇乃争价。

  喻真追极玲珑心,振玉贯珠图报答。

  瑶台千鹤梦湘海,暄婷文出四座惊。

  芳华逐梦何辞远,问取黄鹂大声鸣。


  作家简介:龚鹏飞,现居望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编审。出版有长篇小说《盛夏的果实》《漂流瓶》,散文集《神州谁是读书人》,诗集《瑞雪与婵娟》《骑牛朝天打个嗝——龚鹏飞古体诗三百首》,理论专著《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教育论》等。



当脚步有情时,世界就很大

——龚暄婷散文集《时光岛》读后

胡洪来

  我是暄婷的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为我有这样一个优秀弟子而自豪。作为老师,我很幸运,能遇到这样的学生。高二分科时,我被分到了理科1510班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于是,与这个阳光温婉的大家闺秀有了两年师生缘。记得当时年级组长对我说,暄婷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科生,但是她们家偏偏义无反顾选择了学理科,拜托我好好栽培。被学校委以重任且得千里马,我欲做伯乐。我于是一开始就把这个独特的孩子视同自己的女儿。

  2018年六月,暄婷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了我和所有科任老师以及她深爱的雅礼。七月,她又拿出了一份献给母校的礼物----厚厚的《时光岛》。

  九月六日,即将去上海上大学的暄婷回母校看望我们时,把饱含深情的签名版《时光岛》馈赠给各位老师,我们都兴奋不已。

  作为暄婷的高二、高三两年生活和学习的见证者,暄婷在雅礼的的点点滴滴我都能如数家珍。但即便是这样,我也纳闷,一边啃数理化一边刷高考题的高考生暄婷是怎么把她的生活点点滴滴汇成这本21万字、五个篇章、23幅建筑图,97篇文章、231页的《时光岛》的。所以就算是她的老师,对这个弟子,我也是充满佩服之情的。

  自己嫡传弟子的这本书拿在手中,有点沉,有点萌。我本就对时光岛这三个字情有独钟。我经常匪夷所思地幻想什么是时光,什么是时光穿梭。我曾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奇形怪状的岛上,模糊意识里似乎有人告诉我,这个岛的名字就叫做时光。

  我的这些“时光”情愫,我的弟子暄婷居然帮我现实化了,她把一本活生生的《时光岛》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了母校,我欣慰。

  《时光岛》里一半以上的文章,我都是第一个阅读者,因为本书中大部分文章出自雅礼的课堂作文、月考作文和我布置的周记。从小在文化名人圈内耳濡目染的她厚积薄发、下笔有神。她写我和数学张新民老师的这两篇文章,我俩读了很多遍,都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感恩的嫡传弟子而沾沾自喜。

  说实话,暄婷交上来的课堂作文,我很少修改,我都是带着激情和欣赏批阅她的作文。虽然她花了很多时间忙于社团和公益活动,但是每次月考,暄婷的英语和语文成绩都稳居班上第一名,她的考场作文几乎都被印成范文全校传阅。

  暄婷视野广阔,思想广阔,心胸也很广阔。“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用到她身上一点不夸张。她到过很多地方,用别具一格的文笔为读者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在《时光岛》里,她用飞行一般的感觉找寻到旅行意义和心境;在《时光岛》里,她边走边领悟,边走边发现,边走边体验,边走边理解,边走边沉思;在《时光岛》里,有她成长路上的欢乐烂漫,更有追求憧憬。第二章《地图册上的红圈》,我更是感受到了她的旖旎目光和宽广见闻,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的她走出校园的她,眼前和心里总有一幅有情有意的山水画。暄婷是雅礼中学校园之星、宣传之星、艺体之星、礼仪之星;是雅礼中学街舞社和义工社主力队员,雅礼足球宝贝团领衔主演,雅礼VITA急救社首届社长,雅礼中学赴美交换生。她去参加的各种比赛和活动,包括在非常紧张的高二暑假去参加北大和北外夏令营我都对绝对支持。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形容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再合适不过。我不想吹嘘我的弟子有多么优秀,我只想说,她的脚下有路。而第二章《地图册上的红圈》的十二篇文章,暄婷带读者去感知不同地方的风格特点、民风名俗、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路在脚下,远方有路。

  一、高原情

  遐想是旅者的行李。可以推断,写作时的暄婷是充满遐想的。《莲度》《撒播虔诚的人》这几篇文章都提到了西藏独特文化艺术的感染。高二时我们班集体参加语文报杯的作文比赛,主题为“你曾去过的地方”,题目自拟。课堂上的暄婷立刻以《莲度》为题。“去拉萨吧,去拉萨吧。”我似乎看见了氤氲着璀璨悠久的文明和虔诚来客的圣洁。“日光城”拉萨就慢镜头般神秘地呈现在眼前。这种意里交织着格外蓝的天、格外白的云、格外碧的水、格外静的雪山,一些异于常规但是又和常规有连接的构思都在试图在打破一般人对高原的描写手段。

  伴随童贞,她用她的脚印在沐浴着涅槃式的灵魂洗礼。西藏给了这个青春少女信仰和超越境界的体验。文章里,那近在咫尺的白云仿佛可以触手可得,很多句子都潜藏着暄婷对西藏对拉萨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更让读者把思绪留在圣洁的雪域高原。

  出自《莲度》里的句子读来让人抓心,充满精神享受的魅力。“她的黑发很长,仿佛那样漆黑的墨色连星辰也要为之惊叹。她把它扎成长辫子,缠上珐琅颗粒和米珠,穿着一双木质鞋、鞋上绣着金线纹脉。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想给她拍一张照片,也许没有任何理由,也许是因为她那双眼睛,也许是刚好天气那么蓝得像有鱼儿游过的海面。她的眼睛和那天的天穹一样清澈,这双眸子,来自康巴的次仁,来自纳木错的多吉。”这个灵动的暄婷,这个热爱大自然的暄婷,通过一些走心的句子把一个不贪不嗔不佛陀痴形象栩栩如生地印在读者心中,不禁激起读者对西藏真切的热恋之情,这种藏地习俗的触摸感远非语言所能表达,暄婷的笔尖流动着天籁……

  《撒播虔诚的人》中写到:“突然走着走着就到了拉萨,这里到处飘荡着转经筒里香喷喷的歌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翻山越岭,会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地去朝拜大昭寺。” 这些文字充盈着对宗教的虔诚与执着,深深地叩击、震颤着读者的灵魂,似乎在跟读者说:““去西藏吧,去西藏吧”。

  “但是走着走着,他们发现去哪儿,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他们一起磕着长头相视却默默无语抛去一切的心。就这样,一直一直,无限期盼远方的佛文和人潮,安静地用力地虔诚地撒播这虔诚。然后突然走着走着就到了拉萨,布达拉宫的佛光普照,心胸豁然开朗。”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高中生的笔下,有点让读者,咀嚼出五千卷经一万轮回的辽远,城市出生的暄婷没有尝过人世甘苦但是她的文笔却刻画出了渡化万恶苍生的道理,我为之感动。

  当时在办公室批阅暄婷作文时,我就突然有着对西藏的向往。现在读《时光岛》,更有一种莫名冲动,去西藏!而去过西藏的读者假如带着《时光岛》再去一趟西藏,那么回来时,一定有浓烈的与彼时完全不同的带着书香的不舍和留恋。

  二、异域情

  好心情是旅者的背包。好心情才能看到好风景。我知道写作时的暄婷是有着各种好心情的。《生动》《风中的舞蹈 》《古墟重生——柬埔寨崩密列游记 》《万面之佛.柬埔寨大吴哥印象》《路是让人依恋的故事》《血液里住着风的人》都呈现了浓浓的异域情。

  泰国、柬埔寨、韩国、美国,这些异国经历,给了暄婷写作的源泉。

  《路是让人依恋的故事》里,暄婷写到:“我曾追赶一辆古色的清新绿色的大篷车,看它的花朵钩针流苏一路飘逸在苹果绿的草丛中。浅浅的玻璃窗里红色波点的布制铁艺桌,几颗碎花包住的圆纽扣被摇晃得大肚子不停地颤,银色的窗框里奶油色的大枕头柔软地赖在红色波点沙发的腿上。”这是一个多么有情趣的情景。

  《时光岛》是有格局的。在异域风光中,暄婷关注到了更多同龄孩子所不曾关注的东西,与众不同的暄婷有勇气去写这些热点。《风中的舞蹈 》写到两个女孩:“她在一片废墟上跳舞,人们围着她拍手,而她在正中央旋转,人们开始随着她律动,于是她舞得更加起兴更加投入。每一个动作都淋漓尽致,每一个表情都那么传神。她的脸上有着栀子花一样的青涩,她黑得发亮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尽管她的头被头纱蒙得严严实实,可微微透露出的五官里掩不住身体本身溢出的灵气。”而文中的另一个以色列女孩:“她也戴着如火焰一样鲜艳的红色头巾,她的大眼睛里有太多不确定,可眼眸却依然充满着像我这个和平国度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女孩一般亮晶晶的光。她的红色头巾在风中飘扬,轻柔而笃定地告诉世界,她的红色头巾里飘着多少憧憬。”在战争中舞蹈,在废墟上舞蹈,这样的构思,让读者充满神秘。

  《生动》一文中“没有人能忽视泰国人的美。” 高一暑假,暄婷去了泰国。那种宜居的东南亚慢节奏生活于是徜徉在她的脑海。“你可以看到正午单调又炙热的太阳把居民做成沥青路上的白色剪影,大芭蕉树和棕椰树绿得仿佛可以染绿天空,吊脚的竹楼下种着一大簇的凤尾竹,红色的破旧嘟嘟车上贴满了鱼疗和歌舞演出的广告,前面赤着脚的泰国司机问你要去哪。你也可以看到,头上戴蓝色蝴蝶结的少女,脚上穿着黑我的小皮鞋白色的长筒袜,三两个一起结伴回家,想找她们要合照于是伸手拍她们的眉。回过头来,你可以清楚地感到独属于东南亚的,那些在炎热地区生活的人们身上的水果,清甜香,那些少女有着泰国乡村金黄色的小麦般的肌肤,眼睛像是偶尔跌进池子里被濯洗的黑葡萄,又像从墨黑的鱼塘里突然冒出换气的鱼一般灵光一闪。她们对你笑笑,少女又白又小的牙齿露出东南亚人的清纯。”一种无法拒绝的感觉油然而生,情境也是可以传递的,当读者看到这样的文字,一定也会被泰国人的热情所感染。

  初三暑假,暄婷去了柬埔寨。于是《古墟重生——柬埔寨崩密列游记 》和《万面之佛.柬埔寨大吴哥印象》二文应运而生。“因为这里的绿。这些绿来自那些抹在石头上石缝里的青苔!青苔柔软地躺在面对阳光的地方,安静地生长、呼吸的声息贯彻整个废墟,叫醒了沉睡在心中的生机。”一种来自心灵的博大,会有一股倔强的正在蓬勃蔓延的力量正在充盈,这种力量就如青苔一样充满韧劲和翠绿。

  “它是佛。万人瞻仰的佛。它已不复当年的端庄肃穆,不再有昔日的寂静诡秘。那万人朝奉的过去已经烟消云散,换之今日的平常与淡薄。它的笑容有无数种解释,好像邻家阿公的那种慈祥可掬,又好像是隔壁小伙子的那种活泼好动,或是传教士的博学成熟。”吴哥的历史厚重感从一个孩子的文章中流露出来,我为之赞叹。暄婷从书香家庭走出来,读过很多书,她拿起她的笔,笔尖自由地挥洒她骨子里的文艺血脉,读者可以体会到来自佛的肃穆,她的文字也会让同样敬仰西藏的读者共鸣。

  三、小城情

  微笑是旅者的居所。在很多时候,我可以感受到暄婷是面带微笑在旅行的,她漫步在很多风光各异的小城,她从中品尝各种滋味。《剪一瓣海棠与丽江共舞》《小城的味道 》《乌镇一隅 》《爱上书店》《故乡清韵》,每一篇都可以看出她小资而且优雅。

  《小城的味道 》里小城的味道是迷离流香、古香古色、安静详和。“风中交杂着鱼香味,瞥见齐齐的白墙黑瓦上袅袅升起一缕缕青烟。回头又见姜糖铺前戴苗银首饰的女子用恬美柔静的嗓音吸引游人的注意,姜糖铺内却飘来一阵清淡的糖香,蜜甜的味道。走在青石板上,随处可见卖清凉粉的竹篱,摆花糕的席子,整个凤凰笼罩在香飘十里中。”“看鹅卵石板上的纹理,依然清晰如初;看城墙边的瓦砾,依然还顺指而下;看阿婆摊上的一支簪子,似曾相识。顺着人群走,终于看见被湮灭的河。小河的水潺潺流过,水中有几个打闹嬉戏,鱼鹰立在船头,叫船的汉子撑着旧的竹船与另一个船上的苗寨的姑娘相视一笑,又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山歌。”凤凰小城家喻户晓,很多名家都写过这个颇有特色的小城,暄婷去凤凰三次,她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孩子眼中的淳朴、质感。

  《清河坊》中写到:“这是一座铜做的屋子,陈列了铜做的艺术品,金碧辉煌。每一件艺术品都用尽了镂空,塑造的方法,它们都只是剩下的铜经过一双灵巧的手,步步生莲,最后绽开了花瓣。最令我痴迷的是一座大屏风,它造型独特,蜿蜒曲折、雕花、镂刻、精美绝伦。独出心裁的工艺者,在它的壁上,还绘彩了五彩斑斓的景泰蓝。素雅的铜玉佛 与雍容的景泰蓝汇合,两极相遇,古韵就透了出来。”对艺术品的审视,是暄婷的特性。暄婷自己本身绘画很有水平,《时光岛》里的23幅建筑图,功底和火候都可以做出说明。当一个善于绘画的孩子把视觉转变成文字时,她就是与众不同的。

  《爱上书店》里的“所有的一切,侧脸像文艺复兴时的油画般淳朴。有风翻动书页的声音,有放在脚下的旅行箱,也有在闭目养神的老板和在刺绣的老板娘。”流动着一种跟水晶一样透明的雅致。

  《故乡清韵》里,暄婷把自己的故乡常德的一天按照时间顺序,融入一种根的概念。穿紫河是暄婷家乡河,这条脐带串联着烟笼人家的湘北家乡情。我觉得城市长大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回到家乡,只有回到家乡,她轻盈的情愫才会更加有深刻的线条感。

  四、都市情

  甜蜜是旅者的衣裳。作为一个在城市出生城市长大的孩子,暄婷最熟悉的应该还是都市。她已经习惯车水马龙,习惯了霓虹灯,习惯了地铁高铁。都市,其实是最不好写的素材。但是,暄婷笔下的《香港》《人面桃花 》《在爬满常春藤的日子里 》《岭南》等文章均写出一个孩子的目之所及。

  《最好的遇见》里写到:“一对外国情侣,在厦门的海边。他们穿着样式一致的T恤,坐在沙滩上,浪花扑到他们脚边,阳光从女子浅褐色的发梢上溜过,连成一道细细的光。他们静静地坐着,有时彼此望向对方,然后嘴角画上浅浅的笑容。”

  《最爱下雨天》里写到:“毛毛雨,微凉地从深暮的城里堕下,淅沥而凛冽。这里是南方,却不是江南。有悠长的雨巷,这里不够繁华,却也没有青瓦黛墙的房子和街角残落的白芷草。这里是一片未知却风情万种的地方。潮流的青年男女松松垮垮地挂着耳麦,五颜六色的耳机线从耳畔一路缠绵到腰际。”

  《时光岛》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书的眼睛,是书的心脏。暄婷在《时光岛 》一文中写的时光岛是三亚的蜈支洲岛。

  “从连绵不绝的山峦一路向上,一眼全是浓翠色的椰树,树干的年轮一圈一圈,打开故事的扉页,隐映后面的浮想联翩和丰腴的沙滩,肥皂泡色的天空并没有和石灰色的礁石融合但又似乎无法挑刺,一大片奶咖色的海在树干后面,像个孩子,不敢顽皮地潮起潮落。一样是海,只是有些猝不及防,不是诱惑的诱惑更叫人注目。”

  一个女孩抱着青椰边走边喝,赤脚走在沙滩上听海螺发出的歌声,蔚蓝和深邃,让这个女孩有着上善若水的单纯。暄婷说她恍惚间竟然以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的女儿,我是绝对相信的。“海是不挑人的,它会封存所有人的记忆,重复微波壮澜,重复潮起潮落。”这样的句子,只有胆子大但心里又很梦幻的孩子可以写出来。

  暄婷的旅行有时候是和一大帮朋友一起,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和她的爸爸妈妈,她的路途还很长很长,未来她还会有更多精彩的分享,更多跳跃的节奏。

  《时光岛》一书的第二章《地图册上的红圈》的旅行是一次见多识广的迁移,字里行间有一个自信、快乐、温暖的暄婷在阅读本书的旅途中我自己也随着少年的脚步有了个性、视角和一种青涩的心态。读完《时光岛》,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不经意的交融,我几乎有了自己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

  写《时光岛》的高中生暄婷乘坐高铁、火车、飞机、轮船,甚至大篷车、小四轮、驴车、自行车……她用各种交通工具放松心情,她穿着各种鞋子背着各种小包拖着各种旅行箱,以走过千山万水的方式陶冶情操,她因此有了心灵小憩的场所,因此也认识了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各种肤色的朋友。

  《时光岛》分成五个章节,其余四个章节,每节都充满精彩。即使光从浏览《地图册上的红圈》这一章里,她的这些旅游的文章就像一封寄给心或者脚步还没出发的同伴的信——信封上写着:“走出去吧,你会更加精彩。”因此,我赞赏我的弟子,她的成长里有着远方和路。她去过文章以外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她压根也没有写成文字,也许,她把那些未能写成文字的感受会在下一部书中出现。

  当然,暄婷还太小,她的很多文字都还只是走马观花,逻辑和思路很多也不能细究。毕竟,她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很多地方比较稚嫩,但是我依然隆重推荐《时光岛》。

  人与人是需要缘分的,我与我的弟子暄婷就是有缘之人。感谢雅礼,让我成为《时光岛》著作者暄婷的老师;感谢暄婷,让我有机会把《时光岛》推荐给我的一届又一届学生。

  也许你经常有写作火花迸发,可每当想好题目提起笔后却发现脑袋一片空白。也许你平时没事虽然总能冒出一些写作欲望,可一到落笔时灵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请你阅读《时光岛》,它会帮你打开写作思路,带来写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像我一样喜欢《时光岛》,一样有缘于《时光岛》。


  作者简介: 胡洪来,雅礼中学一级教师,青年岗位能手,十佳优秀班主任,曾多次担任中考、高考阅卷组组长。从教以来潜心执教、吃苦耐劳、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总结出“求实、拓宽、寓情、悟理”的教学理念。曾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创作、主编、参与撰写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文学评论、教参教辅数百万字,辅导学生发表习作数百篇。参与编写15本以上教辅资料,近年编写的《名师引路》、《学法大视野》 、《小题狂做》 、《中考先锋》等教辅资料畅销全省各地。



  《时光岛》作者简介 龚暄婷,女,200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6月毕业于雅礼中学理科班并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录取到上海某双一流百年老名大学能源动力专业。因为笃定做建筑设计师的理想,她又因优异的托福及SAT成绩被全球排名前80的世界顶尖名校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录取,目前为奥克兰大学建筑学专业大一本科生。2018年7月出版青春散文集《时光岛》。2019年12月,创办宣机工作室。
  高中时的龚暄婷,是雅礼校园之星、宣传之星、艺体之星、礼仪之星;是雅礼中学街舞社和义工社主力队员;雅礼足球宝贝团领衔主演;雅礼VITA急救社创办人及首届社长;雅礼中学赴美国耶鲁大学附属学校福特中学的优秀交换生;雅礼协会中美文化交流大使;潇湘诗会义工。
  高中阶段,她曾荣获化学奥林匹克全国竞赛及数学创新全国大赛二等奖;获“叶圣陶杯”全国新作文大赛、“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中文创意大赛等八个作文赛事的现场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还获创新英语、绘画及乐器等大赛全国现场赛一二等奖。

  《时光岛》于2018年7月由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全书21万字共五章,内含97篇文学作品及23幅暄婷自己设计的建筑插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中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阎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耶鲁大学建筑设计师布雷迪联袂推荐此书。目前《时光岛》在当当网、淘宝网、京东及全国各新华书店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