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诗会
潇湘诗会:诗人兴会弦歌续

【来源:湖南日报】

  (2017年5月4日刊发于《湖南日报》第8版)

  李曼斯 周云武

  一张31年前的邀请函被当作礼物在诗会奉上。想必颇受珍惜,邀请函光鲜平整,一如当年。同样未曾改变的,是手持这张邀请函的诗人彭浩荡,从31年前被邀参加第一届潇湘诗会至今,对诗歌一直怀着一腔赤诚。

  4月22日,谷雨当天。在湖南图书城阅读花园举办的潇湘诗会之二十四节气系列之谷雨诗会上,这一幕令与会人员动容。31年前点亮的灯塔燃烧至今,已升腾出更大的热能。今年以来,场场满座的24节气主题诗会是最好的证明。

  传承的力量正在春雨的润泽下拔节而起。

  与24节气赴一场诗歌之约

  双指翻飞琴弦动,7岁女孩一曲《长门怨》开场,令众人徜徉在悠扬的古琴声中。

  随后,有5岁孩童有感而发,作下古诗《秋雨》;有外国友人“移情”中国文化,吟诵诗篇;更有母亲陪着女儿践行亲子共读十六载,又把这些亲历故事汇成千万个方块字——《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

  不约而至的情感传承、中西碰撞的文化传承、溶于血脉的家族传承……各种因缘际会在此交汇,在诗里产生共鸣。在潇湘诗会,人们不单单分享诗歌,拿出珍藏故事,展示几手技艺,更是将诗歌与音乐互相激活创造,生发出美学新体验。几首诗歌,几段旋律,一缕雅韵在诗会弥漫。

  “人们需要诗歌!”湖南诗人胡述斌认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无法沉下心来欣赏艺术。但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心灵的空虚应该由文艺来填补。

  因而,今年2月开始,胡述斌、彭国梁等诗人发起组织潇湘诗会24节气诗会,每逢节气举办。

  “除了推出24节气主题诗会,我们还要推出榜样的力量、山水洲城系列主题诗会,让诗意在长沙不断涌动。”胡述斌介绍,潇湘诗会正在试图影响更多的人。

  31年的传承之路

  潇湘诗会再逢盛况,作为其创始人之一的杨里昂感叹不已。遥想31年前,第一次举办潇湘诗会,同样是高朋满座、一票难求。

  198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套潇湘诗歌丛书,收集了当时诗坛上活跃的湖南籍诗人的作品,代表了湖南诗歌的水准和态度。当时朦胧诗正处于退潮时期,为了让诗歌热潮继续下去,遂决定成立潇湘诗会。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南宋诗人陆游这句慷慨激昂的诗句,成了潇湘诗会的精神引领。

  杨里昂回忆,当时他们在长沙青少年宫举办潇湘诗会,采取与电影院一样的售票入场形式,票价与电影票价一样是0.25元。之前在湖南日报上连续登了3天广告,把主办单位和登台朗诵诗歌的诗人名字都刊发出来。谁知举办前一天,所有入场票被抢购一空。

  潇湘诗会盛极一时,参与诗会的诗人都郑重对待,要盛装打扮一番。会场内,除出入场时掌声雷动,观众席上一片寂静,都沉浸在诗的氛围里。对诗人而言,能被人诵读或朗诵一首作品,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

  潇湘诗会连续举办5届后,却在1990年骤然中断。

  “当时兴起下海热,人们的心思难以聚焦在诗歌上,没有人再去主动组织诗会。”面对这样的窘境,胡述斌既痛心,又无可奈何。但是,在他心里,湖南诗歌的火种并未熄灭。上世纪90年代,湖南新乡土诗派方兴未艾,《诗歌导报》畅销一时;1998年江堤、彭国梁等人选编的《新乡土诗派作品选》引发热议……这些无不印证着他的观点,也令胡述斌兴起了重办诗会的念头。

  2001年1月6日,胡述斌、唐樱等诗人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第六届潇湘诗会——走进新世纪潇湘诗会,上世纪80年代的诗情被重新点燃。

  之后,诗歌界志同道合者将潇湘诗会进一步延伸。从“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系列诗会、“朗诵达人”系列活动、潇湘诗会“青春中国·湘江颂”万行长诗创作朗诵活动,再到如今潇湘诗会二十四节气诗会,潇湘诗会热潮重起,正因一代又一代湖南人坚守传承。

  碧湖诗社的诗禅共济

  “我不愿成佛,亦不乐升天。欲为婆竭龙,力能障百川。”开福寺碧湖诗社圆一法师诵读八指头陀的诗文,禅意与诗意在诗会交融。

  湖南人对诗歌的传承,远不止潇湘诗会。

  似乎是历史巧合,又或许是情怀必然,在潇湘诗会成立的100年前,开福寺碧浪湖与诗结缘。

  彼时,碧浪湖景色诱人,僧俗名流相聚于此,少不了品茗吟咏一番。久而久之,众人决定成立诗社,取碧浪湖之缩称,名曰碧湖诗社。诗社正式成立是在1886年,屈指算来已有131年,如今成了全国唯一传承有序、儒佛合一的诗社。

  直至今日,碧湖诗社仍然活跃在诗坛前线,而开福寺众僧成了诗社的引导者。

  吟诗作对并非文人雅客的专利,诗禅之间早有渊源。

  佛教初入中国时,佛经译者多为学贯中梵的大家。晦涩难懂的佛理在他们笔下变得文采斐然,朗朗上口。这种译法,本与作诗同源。因而熟读佛经的僧侣大多知晓音律。放在现代,反而有了先天优势。

  “儒释同行,诗禅共济。”古开福寺的方丈、碧湖诗社社长上能下净大和尚如此诠释。这份渊源令寺院有必须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既为保护逐渐走失的传统文化,也为传承亦禅亦诗的传统理念。“汉语诗词创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于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爱好和情趣,更是一代人固有的职责所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