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榜样的力量”系列主题诗会
2018潇湘诗会“榜样的力量”系列——于沙先生作品朗诵会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一辈子诗情多于沙。” 由于沙先生作词、孙桂庆老师作曲的《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早已唱遍千家万户,2013年6月4日,著名诗人、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于沙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2018年6月3日下午,值于沙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潇湘诗会特策划举办2018潇湘诗会“榜样的力量”系列——于沙先生作品朗诵会,在长沙市新华书店乐之书店举行。本场诗会由长沙市潇湘诗会文学艺术发展中心、长沙市音乐文学学会、乐之书店联合主办。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作词:于 沙 作曲:孙桂庆

演唱:刘乐乐 

舞蹈:可凡艺术工作室  长沙市天心区新路小学


本场诗会主持人:田园曲 胡霜霜。(彭红/摄)

童星刘乐乐和可凡艺术工作室、天心区新路小学的学生表演的歌舞《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展现一幅风光秀美的洞庭四季长卷,尽显湖湘人民辛勤耕种、幸福丰收的人间大美之景。(彭中意/摄)

  五年看似淡淡的岁月里,肆意生长着的是对先生浓浓的思念。现场于沙先生生前的亲人、挚友、学生共聚,用于沙先生的诗歌作品,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申一荣朗诵《唱给诗的情歌》。于沙先生把热情用诗唱给诗歌,故与诗相伴终生。(饶海林/摄)

杨富强朗诵《唱给合唱团的一位姑娘》。于沙先生把爱情用诗唱给了合唱团的一位姑娘,故与这位姑娘成为结发夫妻,相守一生。(饶海林/摄)

荣斌朗诵《致艾青》,于沙先生把友情用诗唱给了艾青老师 ,这首是先生唯一为一位朋友而作的诗。(饶海林/摄)

黄志鹏朗诵《苏诗》。所有的日常,都在苏轼的墨香里发酵,酿造成诗。(饶海林/摄)

宋晓宇朗诵《踏着落花归去》。春日离别,将祝福化作如花的诗句,来年在花影里重逢。(饶海林/摄)

廖建平朗诵《花》
漫步弄岛,在花的温情脉脉里,成为花的知音。(彭红/摄)

方言朗诵于沙作品《梦》。不可遏止的诗情,让我们在彼此的甜梦里酣睡。(饶海林/摄)

朱逸凡(左)、杨宁辉(右)表演《东江之歌》。东江湖,湘南群山明媚的眼睛。(饶海林/摄)

华雅艺术学校学生朗诵《我和祖国》。热情的词走上诗意的道路,深深祝福亲爱的祖国!(饶海林/摄)

湖南农业大学学子演唱于沙先生作词的《湖南农业大学校歌》。于沙先生用手中的笔,把希望的接力棒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万千学子正成长为祖国栋梁。(彭红/摄)

杨方铭、孙歆朗诵《月是故乡明》。思乡情意一字一句,静静流淌。(饶海林/摄)

千喜艺术团的孩子们朗诵《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杨毕成 、王诗涵钢琴伴奏。
  故乡小路弯又长,母亲迎儿还故乡。(饶海林/摄)

石宇航、汤曼朗诵《唱潇湘》。潇湘如画,潇湘是诗,我们唱潇湘。(饶海林/摄)

卢虹朗诵《且说<诗路花雨>》。关爱如花雨般降落,耄耋之年诗路飞扬春的消息。(彭红/摄)

肖智朗诵《六月,我走向老屋》。故乡的老屋,六月生长、弥漫着绿茵茵的欢喜。(彭红/摄)

周青梅朗诵于沙作品《感谢父母》。儿女对父母深深的感谢,应重复千万遍。(彭红/摄)

刘伟朗诵《妻助我诗》。心中有爱,笔下有诗。伉俪情深,羡煞旁人!潇湘诗会现场于沙先生的妻子李艾芳女士在现场静静聆听。(饶海林/摄)

王晋江朗诵《乐为伯乐》。尽力用双手把学生举过头顶,先生以不曾玷污伯乐的芳名为幸!(饶海林/摄)

秦健朗诵《为谁等待——序》。“行人的诗,随手摘来,也会给你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之乐。”先生为行人诗集作序,来自师者的关爱、鼓励与赞许。(彭中意/摄)

田园曲朗诵《走进香格里拉》。于沙先生在诗人胡述斌的诗集《香格里拉》中拥抱幽深与神奇,特为其作序,深深祝福诗人明日的成功。(彭红/摄)

洪健朗诵《站着讲诗》。站着讲诗,因先生自觉诗歌神圣、讲台神圣;站着,是一种恭敬。(彭中意/摄)

于沙先生的弟子沈文胜朗读《东鳞西爪说于沙》(节选)。深切缅怀,师恩难忘。先生寻求着经过审美化、艺术化、诗化升华的人生,他的诗行正是从诗意人生流淌出来的。(饶海林/摄)

王佩、李娟朗诵《回忆于沙先生》。“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一辈子诗情多于沙。”后一句,恰如先生的人生。(彭中意/摄)

赵平朗诵《怀念于沙》。于沙先生是一位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的人。怀念,回忆里都充满诗与爱的美好。 (彭红/摄)

2018潇湘诗会“榜样的力量”系列—于沙先生作品朗诵会合影留念 (饶海林/摄)

  2013年6月4 日于沙先生在充盈着淡淡幽香的初夏离开了。先生一生潇洒,活得自信,誉满天下,他一定是唱着那首《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一路高歌,踏着落花归去的。
  于沙先生崇尚并实践平易、隽永、深刻、凝炼的中国诗风,他富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切合时代脉搏,呼唤爱与真诚,多具有人生真味。于沙先生对诗词文学和讲台的虔诚、严谨与恭敬,对生活诚挚乐观、待人谦和、常怀“伯乐之心”,他的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起无私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实践与传承;他用大量优秀的作品留给我们热情、真挚、善美和纯粹的人生的形像,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求。

  附:于沙简介

  于沙,原名王振汉(1927年9月—2013年6月),湖南常德临澧人,著名诗人、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历任湖南师范学院助教及《湖南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小报》《湘江文艺》编辑,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湖南省音乐文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新时期以来,已出版抒情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第一行足迹》《在密密的森林里》《爱的备忘录》《跋涉之歌》《踏看落花归去》《于沙亲情散文》等6部)。有近200件作品选入《当代短诗选》《恋歌》《关于诗的诗》《献给妻子的情诗》《中国百家讽刺诗选》《当代抒情诗拔萃》《新时期诗萃精评》《小诗点评》《中国当代抒情小诗500首》《新诗三百首》《中国山水诗辞典》《中国当代歌词选》《中国渔歌选》《中国新诗格律诗选》《20世纪散文诗精品赏析》《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及《桂林山水散文诗16家》等近60余种选本。获国家级和省级奖数十次。另有作品入选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课本和《民族音乐教学曲选》。
  《诗歌辞典》《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歌词家辞典》《中国文学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当代华人文化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大型辞书刊登了他的小传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