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2
端午节|“粽”贯千年的家国情怀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五、重五(午)、端阳、夏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世界上影响广泛,汉字文化圈国家、地区都存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端午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也成为了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今天小编准备了几道“端午冷知识”测验题
看看你能答对哪些题目吧


·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正确答案就藏在下文中,不知道的来找找看吧)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广,包括历史人物纪念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

三代夏至节说是从时令切入,端午的饮食、服饰、禁忌等元素都与夏、商、周三代时的夏至习俗相同,如《荆楚岁时记》中吃粽子的习俗被归于夏至、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将竞渡归入夏至等,故认为端午起源于夏至。

恶月恶日驱避说建立在我国的民俗信仰基础之上,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民俗就将五月视为恶月、五月五日视为恶日,与端午的“躲端午”“避五毒”等辟恶求祥的习俗相吻合,故有此说。

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则是由闻一多先生的研究考证而建立的学说,古代吴越以龙为图腾,五月五日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刻龙形舟竞渡正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宋代《事物纪源》中也有相关记载。


历史人物纪念说包括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还是纪念屈原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本姓“芈”,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举贤强国,却因力主抗秦遭到贵族反对,被流放到沅、湘地区。公元278年,秦军破楚,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五月五日于悲愤中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为了寄托对他的哀思,每年五月五日于江上荡舟,后发展成龙舟竞渡;为保护其尸身不受鱼类侵扰,便拿米团投入江中,后发展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文献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节日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小说《续齐谐记》;唐代欧阳询转抄的《风俗通》的佚文也曾提到,东汉灵帝时端午节俗已经有了屈原的影子,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与屈原在世时隔了数百年了。归根结底,让屈原纪念说能够如此广泛流传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中屈原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了千年传承在民族血液里的爱国情怀。



“龙舟竞渡”是端午最重要的节俗之一,由此端午节也有“龙舟节”的别称。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有三种说法,除上文中提到的吴越图腾祭、祭奠屈原之外,还有一说为迎接潮神伍子胥。“龙舟竞渡”顾名思义就是以快为指标,将做成龙形或水鸟形状(飞凫)的舟涂上新漆,抬入水中争胜;胜利的目标也有许多花样,除最基础的到达终点先后之外,还有抢夺浮标,浮标有鱼标、鸭标、铁标之分,其上系有锦缎,因此也叫“锦标”,争夺起来不仅需要速度,还得有技巧,更为刺激。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成为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龙舟活动,不仅有阳刚的竞渡,也有柔媚的“龙舟戏游”。“龙舟竞渡”活动的参与者较少,且作为比拼速度的活动,精彩转瞬即逝,大众为了增加参与感、丰富活动形式,便演化出“戏游”活动。最早在隋代扬州,南方的端午节已呈现出别样景致,泛游替代了竞渡,丝竹管弦盖过了鼓声,遍地是歌舞。唐代诗人骆宾王就曾在《扬州看竞渡序》中写道:“于是桂舟始泛,兰棹初游。便娟舞袖向渌水以全低,飘扬歌声听清风而更远。”夜晚,水中龙舟、画船也挂起华灯,与岸上彩灯交相辉映,成了独特的“龙船市”,广州的“龙船景”甚至要在各处表演,一直到农历五月二十左右才会结束。



屈原曾在《九歌·东皇太一》中写:“浴兰汤兮沐芬。”以兰草汤沐浴是我国古老的风俗,根源于恶月、恶日之说,因此不仅是清洁身体,还有驱邪除病的用意。西汉《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明确了“浴兰”一俗的时间:“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汤为沐浴也。”端午节便因为“浴兰”这一习俗而有了“浴兰节”的别称。

《兰草图》  作者|张大千

到唐宋,端午“浴兰”之俗已颇为盛行,平民百姓也都会参与,在发展中,浴汤所用花草不再只是兰草,而是“百草入汤”,也由此诞生了端午节“采百草”的医药风俗活动。古典药籍中记载,端午期间最宜采药,此时采来的药草药效最佳,《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就曾言:“此月蓄药,以蠲(juān)除毒气。”因此,人们往往会在端午节期间采集艾草、菖蒲、苍术(zhú)、车前等药草。



粽,即粽籺(hé),俗称粽子,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传统食物之一。其由来久远,古字写作“糉”(zòng),文献中最早见于汉代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然而根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便已问世,最初被用作祭祀祖先、神灵。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确定为端午节的节食;唐代则开始有了偏向现代的菱形、锥形;宋代时粽子馅开始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蜜饯、果品都开始被加入到粽子的制作中,明清两代则更甚,还成为了寓意吉祥的食品,如秀才参加科考前,家中会特意将粽子做成细长的毛笔状,称为“笔粽”,寓意“必中”,给赶考的学子讨个彩头;现代不仅因南北饮食习惯差异出现了咸粽、甜粽两大类,人们还创新制作出水晶粽、可乐粽、冰粽等新式的粽子,为传统美食赋予了时代特色,好吃又有趣。


“食粽”习俗,在我国千百年来盛行不衰,还曾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影响深远,后世粽子作为节令食物被加上了纪念历史人物的特殊意义,虽然其本身并不来源于此,却道出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浓重的人文关怀。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有游戏活动,端午节也不例外。

射粽,又名射粉团,是唐代的宫廷游戏。将粽子制成小圆状,钉在金盘上,由宫人用小角弓架箭射之,中者便可取粽而食。粽子小而滑、小角弓也缺准头、力道,要射中着实不易,有挑战就有趣味,“射粽”一时在宫中风行,后来甚至在都城长安的贵族、高官间也开始盛行。


射柳又被称为躤(jí)柳、斫(zhuó)柳、剪柳等,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端午习俗,源于辽代。不同于射粽的精巧,射柳则更显豪迈。与空地插柳两行,在柳枝上系丝巾作区分各自所属的柳枝,射柳时,一人骑马前导,射者随后而出,用箭射柳,射断柳枝又能接住的为上,射断没能接住的次之,射中而不断或未射中则为下。

除上述外,斗草、击毬(qiú)、放殃(放纸鸢)等也是端午极受欢迎的游戏活动,为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近年来,总能听到人们在端午节送祝福时特意用“安康”而非“快乐”,其中包含着中华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寻,是对属于我们自己的古老节日的尊重与还原,也照射出三千余年间在端午节日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始终流淌,生生不息。

是你的,终究是你的。端午节在历史长河中沉浮的痕迹一直都在,对于如今的我们,最好的方式仍是贴近历史的心跳,让其跟随时代的节奏跃动出新的风采,并永远鲜活地跳动。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