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们
关于我们


潇湘诗会渊源传承

  潇湘山水情长万里,湖南诗脉延绵千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灿若繁星的诗篇。“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诗人陆游发出的这声热赞,800多年后得到了一个极为热情的回应。1986年5月,弘征、李元洛、李少白、杨里昂等一批德艺双馨的诗人创办潇湘诗会,升起一面代表湖南诗歌力量的旗帜,从上世纪末飘扬到今天大众面前。

  在改革大潮中盛极一时,创诗坛壮举

  1986年5月11日,第一届潇湘诗会“红五月潇湘诗会”大型诗会活动于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剧场举行,一千二百多张门票销售一空。朗诵会结束后,诗人现场签名售书,一千多本诗集,现场全部售出。当天省会各电台、电视台现场直播,次日《湖南日报》在第一版用半版篇幅,以《爱诗者的集会》为题报导诗会盛况。

  1986年至1990年,潇湘诗会共成功举办五届潇湘诗会大型活动,为诗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1990年11月隆重推出第五届潇湘诗会“大潮颂”校园创作、朗诵诗会,长沙、湘潭、株洲三市的30余所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报名参赛,据不完全统计,参赛的大、中专学生近3000名。评选的优秀节目参加在湖南大剧院举行的公演,还邀请部分获奖者参加高校巡演,展现了跨世纪新生代在改革大潮中的精神风貌。潇湘诗会盛况空前,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赢得了广大诗歌爱好者的青睐,在当时的中国诗坛堪称一大壮举。

  在诗歌坚守中崭新出发,开全国先河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文学渐渐褪去80年代的热情和光环。自 1991年起,潇湘诗会中断十年,但湖南的诗人们仍固守着潇湘这片诗歌热土。十年中,湖南新乡土诗派方兴未艾,行人、胡述斌等创办的《诗歌导报》影响一时……物质生活慢慢富足后,对精神审美的需求开始不断增长。所有人,在等待、寻找、酝酿一个诗歌的出口。二十一世纪,热爱诗歌的人们开始呼唤与期盼一场新世纪的诗歌活动。

  2000年10月,为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保护本土诗会品牌,潇湘诗会在新乡土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胡述斌的发起下再次启航延续至今。2001年1月6日,第六届潇湘诗会——“走进新世纪”潇湘诗会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行。诗坛泰斗臧克家发来贺词,高洪波、吉狄马加、郭小林等著名诗人莅临现场,2000余人的规模,八零、九零年代潇湘诗会的火爆场面得以重现。该场诗会创新以语言、戏剧、歌舞等文化艺术“演诵”形式演绎诗歌作品,这一创举开全国先河,后被搬上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节目的舞台,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观众普及与宣传诗歌文化艺术。

  2008年起,潇湘诗会先后推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潇湘诗会、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型诗乐会”、“朗诵达人·端午诗会”、“朗诵达人·七一红色诗会”、“朗诵达人·海峡两岸经典雅韵会”、 潇湘诗会“青春中国·湘江颂”万行长诗创作朗诵活动、潇湘诗会“百名诗人万行长诗颂道德模范”创作、朗诵活动等一系列创新型大型诗歌活动;并出版《湘江颂》《榜样的力量》两本万行长诗集。其中,2008年端午节前后在长沙市举行了1个主会场和12个分会场诗会活动,潇湘诗会还在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平台开展端午诗歌征集活动,让诗歌的火焰在岳麓山下、湘水之滨熊熊燃起,长沙真正成了诗歌的海洋。潇湘诗会走进新世纪,以创新方式推广诗歌文化艺术,引领诗歌潮流,既是湖南人民对诗歌的初心守望,也是湖湘精神中“敢为人先”的生动体现。

  在时代潮头前继往开来,担历史使命

  文艺是一个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在新时代背景下,潇湘诗会将永续师道,传承“诗心”,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新推出一系列文学艺术公益活动,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新时代风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与践行。

  2017年,潇湘诗会创新策划、首次发起以“小规模 大影响”为目标成功举办了每半个月一场的潇湘诗会“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诗会和潇湘诗会“我们的节日·端午”诗会,全年共计25场,场场爆满,截止目前这一活动的举办频次在全国仍是未被打破的“纪录”。同年,还成功承办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长沙站拍摄活动,策划和组织湖南省(长沙市)600余名师生参与录制。2018年,潇湘诗会创新发起并成功举办4场潇湘诗会“四季飞花”系列主题诗会,将节气文化、花神文化相结合,并融合汉服文化,以雅致、独特的东方美学形式更形象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艺术。还先后举办了2018潇湘诗会“我们的节日·清明”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诗歌朗诵会、潇湘诗会“榜样的力量”于沙先生作品朗诵会、“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启动仪式等系列诗会活动,全年线下活动共计7场。自2017年到2018年,新华社共发布4篇新闻通稿对潇湘诗会活动进行报道宣传,人民网、光明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长沙晚报、长沙电视台、掌上长沙、星辰在线等70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引发多次诗歌文学艺术宣传热潮,使潇湘诗会成为“现象极”文化活动。潇湘诗会“二十四节气”“四季飞花”系列诗会让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深入也更广泛,从而对其传承与发展取得了更显著的效果。

  201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潇湘诗会结合时代发展及需求再创新,推出潇湘诗会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系列活动项目,以诗歌的名义向共和国英雄深情致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诚意献礼。全年共开展3场潇湘诗会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系列线下诗会;线上共推出精品音频和视频各8期,分别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及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长沙晚报》开设专栏连载发布19期;该项目获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予以重大项目支持、学习强国重点推介。其中,《<共和国英雄>第三期:长城颂》荣获湖南省第四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网络视听专题节目一等奖。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网信办的通知要求,芒果TV、时刻新闻、新湖南、雁城文化等6家省市级主流媒体在其新媒体平台开设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专题。

  为积极响应中央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号召,潇湘诗会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系列线下诗会活动也充分利用融媒体、互联网平台进行普及与宣传,并获得迅速广泛、高热度,交互性及持续性极佳的传播效果。其中,第一场2019潇湘诗会“我们的节日”——清明·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诗歌朗诵会于4月4日在望城区融媒体中心举行,以融媒体方式走进长沙市望城区五所中、小学思政课堂。活动现场不足240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却高达700万,300多家媒体转载,40多万点击率。第二场“永远跟党走”庆“七一”——2019潇湘诗会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诗歌演诵会于6月29日在长沙实验剧场举行。据不完全统计,新华社、人民网、新湖南、湖南卫视等3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及转载,其中,湖南卫视报道页可见浏览量高达1.5亿次,新华社报道浏览量23万余次,星辰在线浏览量为6.5万次。9月25日,第三场“雅韵中南”高雅艺术进校园——“我和我的祖国”潇湘诗会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诗歌演诵会在中南大学南校区礼堂举行。表演艺术家、高校师生共同参与,把社科普及工作和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普及与弘扬、红色基因的传承,获得热烈反响。

  自2017年至2019年以来,潇湘诗会还先后推出18个线上系列活动,借助融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不仅打造诗歌阵地,展示全国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为文学艺术爱好者也搭建了文艺创作的展示平台,如潇湘诗会《诗人阵线》《诗探索》《远人读诗》《诗友联盟》《在艺线》和“潇湘诗会走来的少年”“心里有话对党说”等,大力普及、发展高雅诗歌文学艺术;还立足湖湘地域特色,普及与宣传湖湘文化艺术,如潇湘诗会《致敬文学湘军》《湘人湘歌》《麓山西客说长沙》等,获得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中,潇湘诗会《致敬文学湘军》系列精品音频一经推出,仅“新湖南”发布一周内下载量就高达约85万;全国全网点击、下载高达千万次,并在海外华文文学圈引起轰动。

  2020年是全面小康之年,潇湘诗会继续创新,将在普及、宣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全新推出2020潇湘诗会“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小康”系列诗歌征稿活动,并将组织该系列大型诗歌朗诵会。同时,潇湘诗会·丝网正式上线,将为广大人民群众、互联网用户和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传承和展示的一个积极、纯粹的优质平台。

  创立于1986年的潇湘诗会,见证着湖南人对诗歌文学的坚守。2018年5月依法登记正式成立长沙市潇湘诗会文学艺术发展中心。2019年,潇湘诗会文学艺术发展中心分别被认定为长沙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潇湘诗会将继续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为宗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凭借“诗歌+”的新概念,发挥互联网、融媒体的超强优势,充分利用潇湘诗会的品牌效应与社会影响力,极力推动诗歌文学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普及与宣传、传承与发展,不断创新、开拓、发展文化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