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难忘的广播传奇——著名播音艺术家林田(翁斯英)老师去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林田(翁斯英)老师4月22日8点15分去世,享年91岁。

  林田,女,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中国播音学研究会顾问。本名翁斯英,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49年8月参加革命,后参加西南服务团随军去四川,同年12月起在重庆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编播工作。1954年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继续担任播音工作,历任播音组长、播音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87年离休后,受聘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兼职教授,从事教学工作。曾当选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出席全国性先进工作者会议,荣获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妇女“三八红旗手”称号,任首都女记协特邀理事。与齐越、夏青和费寄平共同开创了中国播音史上的“四大高峰”,即“齐越的朗诵式、夏青的宣讲式、林田的讲解式和费寄平的谈话式”。为播音艺术的发展,播音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理服人,无需动声色》

作者:马 烨

  “福建人能说好播音员一样的普通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基本是大家的共识,林田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容易的人,她为了说好普通话,年轻时口袋里每天都装着练习卡片,还曾拜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为师,就是这样的勤奋,让她多次站在天安门城楼转播国庆大典,也让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播音界的“四大名牌”之一,林田的讲解式和齐越的朗诵式、夏青的宣讲式、费寄平的谈话式这四大播音高峰至今少人超越。


1965年国庆天安门实况转播
林田(右)齐越(中)方明(左)

  林田老师讲解式的播音风格,使得新闻性节目成为她的“主战场”,她曾作为中方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九篇文章组的成员,因为播出稿件火候拿捏得好,还和夏青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播这样重要的宣读可不光是播音业务要精,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稿件的基调和精神实质,林田老师以其朴实有理和逻辑紧密的风格在听众中形成影响。

  广播一直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林田不仅是中央人民广播广播电台播音部的负责人,也是我国播音人才的伯乐,她先后从各地挑选了张悦、黎江、于芳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1965年方明老师作为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年轻播音员,林田老师还给他做了专门的国庆转播培训,如今,这些人都已经是全国知名的播音前辈,他们身上依然有着林田老师身上的勤奋、执着和认真,这些老广播人的精神和情怀仍在影响着今天的年轻广播人。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播音主持史研究基地、电台工厂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