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丝网话吧 >> 武汉特辑
丝网·武汉特辑(七)|嗜食野味是一种饮食文化病毒

作者:李 跃

  武汉疫情的源头,指向了当地海鲜市场里的“野味”,也就是野生动物。


  日前,央视新闻整理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答记者问纪要中,“野生动物”被提起6次, “野味”被提起两次。

  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当年的“非典”冠状病毒,最初被认为来源于果子狸。后来,科学家们在云南一个洞穴中的蝙蝠身上,找到了非典病毒的全部基因组成分——不管是果子狸还是蝙蝠,都是不属于人类统辖的野生动物。

  “吃在中国”。这个素来“民以食为天”的东方国度,在其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既创造了缤纷多彩的饮食文化,也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饮食陋习,野味嗜好即是尤为突出的一种。中国科协曾发起“我最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公众评选活动, “滥捕食野生动物”赫然在列。

  一些人嗜食野味是迷信“食补”。唐朝《朝野佥载》曾谈及岭南人爱吃刚出胎的赤红鼠崽,“以箸挟取啖之,唧唧作声”。果子狸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月极肥”,“红烧果子狸”、“双冬果子狸”等均被列入名菜之列。果子狸与蛇合烹,美其名曰“龙虎斗”。


  更有一些人的潜意识里,吃野生动物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财富的炫耀性消费,一种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满足。天上有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下带腿的除了桌椅不吃——饕餮形象的背后,是一些人内心的荒芜与空虚。

  从“非典”到此次武汉疫情,说明这样一种饮食陋习像病毒一样潜伏在我们体内,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说到底,它不只是一个饮食问题,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只有更多人意识到野生动物其实还是我们生活环境健康与否的标识,拒食野生动物,自觉告别那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饮食陋习,建立一种朴素的、科学的生活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大自然讲和。


  但愿我们在消除新型冠类病毒的同时,也能消除体内这种顽固的嗜食野味的饮食文化病毒,学会从更广阔、更高远的文化视野来重构人类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新境界。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