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繁星》: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巴金的经典名篇:繁星。

主播:吴煜琪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作家

  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前往法国。他去法国是为了“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 是其中的一篇游记。


  来源:中国文明网 “知史明道”订阅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