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
昔日“烂泥湾”如何变成“陕北好江南”?

  【编者按】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故事。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这是抗战时期,国内广泛流行的说法。

  这种说法缘何而来?

  1937年8月,洛川会议确定了党要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必须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延安所在的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建设的模范,毛泽东多次指出:边区的作用,就在做出一个榜样给全国人民看,使他们懂得这种制度是最于抗日救国有利的。


陕甘宁边区政府。图片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官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和非生产人员的大量增加,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为此,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同时,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央调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由华北前线回防,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


毛泽东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毛泽东在窑洞下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组织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在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的纺线比赛上,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

  1940年5月,朱德从太行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组织领导边区的经济建设。面对边区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朱德提出了“屯田”政策。南泥湾是位于延安东南约90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这里荆棘丛生,杂草遍地,野兽出没,荒无人烟;但土质肥沃,适于开垦。朱德对南泥湾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调查研究,研究部署开发南泥湾的蓝图。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进驻开垦南泥湾。战士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展劳动竞赛,连排班之间,个人之间互相挑战,涌现出了许多“气死牛”式的模范人物。


上图为抗战时期南泥湾生产场景,下图为2020年8月25日航拍南泥湾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块块新开垦的土地在战士们脚下展现出来,到1944年,三五九旅种地二十六万余亩,收获粮食三万六千石,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好江南”。除全旅食用外,部队上缴公粮一万石,开创了不吃公粮而向政府交粮的先河。毛泽东感慨地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后,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

  陕甘宁边区率先在全国彻底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不分阶级、党派、性别、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受财产与文化程度限制的普选;以直接、平等、无记名的选举制,选举各级议员和政府领导成员。

  实际投票中,多数人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群众有许多创造,通过投豆子、画圆圈、烧香洞、举胳膊等方法,选举他们满意的公仆,真正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正如朱德所称:“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此后,边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关进一步健全。


版画《豆选》。图片来源:人民网

  为了把“广大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普遍地进行普及教育,使每个特区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识字运动。大批群众一边生产,一边参加学习,不久即甩掉了“文盲”的帽子。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群众了解国家大事,为唤起民众投身于抗战之中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抗日根据地还积极进行干部培养和开展文化教育建设,先后创办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同时加强党报党刊、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等舆论阵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学创作和戏剧演出。


师生在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外合影。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延安成为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大批知识青年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奔赴延安。邓力群回忆起初到延安的情景说,“小米是散的,吃到嘴里,拢不起来。尽管生活清苦,可是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充实。晴朗的天空,自由的空气,同志之间是一种新型关系,人们追求的理想是开辟新天地、创建新社会。”

  抗大的学员中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有各地的知识青年,还有爱国华侨与外国友人。一些国民党军政要员甚至送子弟参加抗大,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杨虎城的大儿子杨承宗都被送至这里学习。1936到1945年,抗大共培养十万多名军政人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大旧照。图片来源:学习时报

  此外,抗日根据地还通过重视法制建设、施行减租减息等,大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同根据地人民的血肉联系,使群众更加信任党,信任人民军队,这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抗日斗争直到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日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经济停滞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对敌斗争、大生产运动以及党的建设经验的积累等,形成了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后来概括的延安精神,就是这些观念和作风的集中表达。其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参考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央视网;人民出版社《邓力群自述(1915-1974)》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