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中共中央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故事。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在长江以南也难组织起系统的防御。在巨大的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发表“求和”声明。但他在声明中提出要保存国民党制造的从来不为人民承认的“宪法”,保存他的所谓“法统”,保存反动军队等,否则就要同共产党“周旋到底”。显然,这不是和平的条件,而是继续战争的条件。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1948年12月30日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严正指出:“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同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其“总统”职务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次日,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蒋介石下野后,前往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退居幕后指挥。他规定和谈的“限度”是划江而治,即所谓“确保长江以南若干省份的完整”;同时强调“备战要旨”,应“以整饬军事为重”。他计划争取3至6个月时间,在江南重新编练200万新兵,以便卷土重来;同时还作了最后退保台湾的安排。由此可见,国民党政府承认以八项条件为谈判的基础是虚伪的,是为了争取时间。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1949年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开始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
1949年4月4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社论指出:“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的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蒋介石战犯集团同归于尽;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经双方多次交换意见、多方协商后,1949年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周恩来强调:“这是不可变动的最后文件”,并限国民党政府在4月20日前就协定表明态度。李宗仁、何应钦立刻派人面见蒋介石。蒋介石一见协定文件就拍案大怒,不接受这个文件,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发起渡江战役。
解放军渡江所用的船只,大部分来自后方老百姓的支援。许多老百姓都是从山东胶东、江苏苏北等地一路推着小车跟随解放军来到长江边上。他们不仅给解放军亲手缝衣做鞋,还为解放军造出了大量的帆船。
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4月20日、21日,当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四艘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不顾警告强行溯江上驶,双方发生激烈炮战。“紫石英”号被人民解放军击伤后停搁在镇江江面,其余三艘英舰逃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个声明表明,外国侵略者依仗他们船坚炮利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时,原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慌忙逃往广州。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毛泽东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随后,解放军于5月27日攻占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并分路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从大陆逃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