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毛泽东的经典名篇:《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娄山关,在遵义市汇川和桐梓县交界处,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35年2月25日,中央红军经过激烈战斗,再次攻克川、黔交通要道娄山关。28日,重占遵义。这一战役,在敌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五日之内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利。2月28日,毛泽东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到达大桥。随后,有感于娄山关战斗胜利,作了这首词。
毛泽东对这首词在1958年12月曾作批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毛泽东1962年5月回忆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