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大林寺桃花》:藏在身边的小欢喜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白居易的经典名篇:《大林寺桃花》。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桃花相继绽放。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主播:杨海东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持人)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似乎都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头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是初夏时节,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在高山古寺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从“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流逝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料未及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使人感到多么地惊讶和欣喜!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个地方来了。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来源:中国文明网 “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