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二十四节气 >> 2021节气书信
清明节|心持清明,不负时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并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仲春、暮春之交,万物“吐故纳新”,风随雨至,春和景明,正适合外出踏青郊游,扫墓祭祖,因此清明节民间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春秋二祭,自古有之。作为春祭大节,清明节历史悠久,并在历史演变中和寒食、上巳两节的节俗渐渐融合,形成了如今普世印象的清明节。

  “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

  古时南北风俗有异,根据《礼记》记载,唐代以前北方地区多在寒食节和寒衣节上墓祭扫。直至唐代,墓祭风俗融合,清明扫墓一说才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地。

  到宋元时期,寒食节逐渐式微,清明节则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后慢慢定型并沿袭至今。

  清明节俗众多,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近现代众多文人的文学作品中皆可窥览。

  叶圣陶《过节》

  从前父亲叔父在日,他们的拜跪就不相同。容貌显得很肃穆,一跪三叩之后,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好像在那里默祷,然后站起来,恭敬地离开拜位。所谓“祭如在”,“临事而敬”,他们是从小就成为习惯了的。新教育的推行与时代的转变把古传的一精一灵信仰打破,把儒家的报本返始的观念看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如在”即“如”不起来,“临事”自不能装模作样地虚“敬”,只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例行故事:这原是必然的。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有时说不高兴拜,也就让他们去。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扫墓祭祖是清明最重要的节俗,人们携酒食瓜果、香烛纸钱,行礼叩拜,供祭先祖。

  时代变迁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墓祭习俗逐渐淡没,虽然如周作人在《关于扫墓》中所说,上分风俗不能长保确实可惜,但清明纪念的意义终归是由心而生的追思与缅怀。

  丰子恺《清明》

  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吃了早中饭,雇一只客船,慢吞吞地荡去。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祭扫期间,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送我们些春笋。我们也到这庵里去玩,看见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见天日。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

  在人们的印象里,清明是肃穆的,但作为一个习俗丰富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里有着大量的游乐风习,从来不缺乏欢笑。

  中华自古就有清明踏青之说,春阳照临,和风送暖,人们在此际出游探春,放风筝、荡秋千、踢蹴鞠,亲近自然。

清明(节选)
老舍
  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
  且别忙着去烧纸吧,最要紧的还是种树。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气里,万物洁齐,生气旺盛,不时细雨霏霏,正是草木生长的好时候。因此清明也有植树、插柳的习俗,既有避免虫疫之意,也是对自然的反哺与感恩。

  清明里,有春雨,有思念,有春花,有欢笑,有万种世间风情。

  思及往事,总会心绪难平,然世事无常,却有花开如期。清明教会我们的就是将苦痛刻于心底,再抬头笑对生活的释然。

  故人已去,旧时难寻,毋须耿耿于怀,只望内心清明。好好珍惜当下,不辜负灿烂时光,不辜负前辈期许,不辜负这一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