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视死忽如归,男儿当如是!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文天祥的经典名篇《过零丁洋》。


文天祥纪念馆内景。图片来源:天祥景区微信公众号

主播:郝帅 (湖南广播电台播音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七言律诗,大约是诗人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创作的,后收录于文天祥自编的诗集《指南录》。

  首联两句自叙生平,以两件大事起笔。诗人考取功名,进入仕途,后政局动荡,诗人响应号召“勤王”,但如他这般高举义旗者却寥寥无几,直至战败被俘,前后共计四年,即“四周星”。“干戈寥落”暗含了诗人对投降派苟且偷生的谴责。

  颔联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展开铺叙。诗人以巩固王室为己任,却眼见山河破碎,百姓流亡,家中老母被俘,妻妾遭囚,大儿丧亡,自己也身陷敌手,宛若一叶浮萍,无依无附,坎坷悲凉。诗人以自然景象喻国事衰微、写命运浮沉,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凄苦与哀恸。

  颈联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水流湍急,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朝零丁洋上波涛汹涌,独身一人,自叹伶仃。诗人将眼前景物信手拈来,生动的对偶中,饱含悲愤血泪。

  尾联陡转笔势,拨开现实,显露理想,豪放结语,清音绕梁,格调顿然由沉郁转为洒脱。赤忱之心,与日月同光,纵“一身报国有万死”,也无畏无悔。诗人将作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交融,成就这一千古绝唱,感召后人。


  文本:《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年7月)
  来源:中国文明网 “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