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八五”计划的完成。
在加强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过程中,“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八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1995年达到61130亿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五年实现。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九五”时期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作出新部署:到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确定到2010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强调,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江泽民在全会闭幕时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12个重大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他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长期稳定。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