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白居易的《观刈麦》。


主播:武传涛 (山东省演讲学会会长)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诗人。他能写尽人情物态,把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在《观刈麦》里,白居易着墨不多,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诗句字里行间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

  白居易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对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作者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忙碌之后,联想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却拿着“三百石”的俸禄,到年终还“有馀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段抒情文字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作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手法巧妙委婉,用心良苦,更显示出诗的思想高度。


  来源:中国文明网 “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