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主播:文燕 (青海交通音乐广播主持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这里的风、月、蝉、鹊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词人把这些景物巧妙地组合,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总的说来,“惊鹊”和“鸣蝉”两句都有动中寓静之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显然,词人所写空间是由高而低。词的开头从长空写起,这里转为对田野的刻画,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而且从扑面而来的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这四句抒写当时当地夏夜山道的景物,以及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带给人的幸福。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与上篇清幽的夜色和恬淡的气氛呼应。“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了小桥,乡村林边的茅店意想不到地出现在眼前。既衬出词人骤然间看出临近旧屋的欢欣,也表现他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记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