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毛泽东的作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作者: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76年1月号。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从长沙出发,坐汽车到井冈山。1927年10月,他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到这时已经过了三十八年。当天,他驱车登上“高路入云端”的黄洋界,当晚到茨坪镇,看到当年只不过十余户人家的茨坪镇如今已成为大市集,心里十分高兴。毛泽东在这里住了七天,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分别会见了当年的老红军和烈士家属,向他们表示慰问,还同干部和群众交谈,鼓励他们好好建设。5月25日,毛泽东写下这首词。
下篇首句比喻革命运动起来了,是“久有凌云志”的实践。在革命胜利的形势下,无论天上还是海里,敌人都无法逃脱。最后一句是说,不论怎样高险的处所,只要肯登攀,都能上去。中国革命虽然经历艰难险阻,但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这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一结尾与上篇呼应,具有勉励人民向上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