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七律·长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毛泽东的作品《七律·长征》。


主播:邓源(四川省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

  本篇为毛泽东长征题材诗歌的第六首诗,与《十六字令三首》和《娄山关》写于长征途中不同,这是写于长征胜利后的。因而,“乐观”的基调有别于前期的“沉郁”。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入句扣题,而且概述长征,揭示主题。这一联总领全诗,以下三联的内容紧扣客观环境的“万水千山”以及主观精神的“不怕”、“只等闲”展开。

  颔联“五岭”二句,写山的同时也写了人。“五岭逶迤”,千里连绵,何等巍峨壮阔,但在红军战士眼里,等同“细浪”!“乌蒙磅礴”,峻峭高远,又何等苍莽雄浑,但在红军战士眼里,仅为“泥丸”。实写“山”,又用“山”烘托了“红军”,可谓诗意双关!

  颈联“金沙”二句,写水的同时也写了人。感知金沙水“暖”与感知大渡桥“寒”,都是红军战士。1935年5月初,红军先头部队在绞车渡的附近意外俘获两只渡船,于是利用此船,奇袭对岸守敌,巧渡金沙江,牺牲很少,故用一“暖”字表心境。大渡桥则用了强渡,不但夺桥前一日行240里,而且过桥时亦枪林弹雨。一个“寒”字,对流血牺牲的回味尽在其中。

  尾联以情带景,描写了长征的最后阶段,将战斗与喜悦并写,但以抒情为主。“喜”是倾于内心的,“开颜”则是溢于形体的。回顾首联,这种喜悦之情的展现又与“不怕”、“只等闲”的心理基调一脉相承。

  “长征”的最大障碍,是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本篇一概不写。仅写了越千山而渡“万水”,这是诗人长于熔铸、精于提炼、善于表述的体现。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二版)(中华书局 2019年1月北京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