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习近平讲故事:河有源泉水才深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河有源泉水才深。


主播:李锦宏(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

  非洲有句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年3月25日)】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中非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动力十足、源远流长。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做工作,交朋友”,重点“应该放在三大洲,那就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1963年12月至1965年2月,周恩来先后三次率团访问非洲十国,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成为中非用50年历史书写成的“老友记”的序言。在访问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时,周恩来提出了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成为中非交往的基础,双方建立起了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新型关系。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平等、真诚,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非洲人民也给予中国人民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3个提案国中有11个非洲国家,表决时的76张赞成票中有26张来自非洲国家。在挫败“中国人权状况”反华议案和“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申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给予了中国有力的支持。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受了岁月的考验,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52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一行抵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国际机场,并对这个东非国家进行了26小时的访问,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次访问非洲,也是他第六次踏上非洲大陆。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讲述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正是要说明,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也是在这次重要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四字主张”: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习近平的“四字主张”生动诠释了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非虽然远隔重洋,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习近平讲故事》(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