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靠山》节选(一)|三个红军妹子

  为深入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丰富内涵,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作家铁流的纪实文学作品《靠山》。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让我们重温党史感人故事,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今天与您分享纪实文学作品《靠山》中“三个红军妹子”的故事。初冬时节,飘着冷雨的湖南郴州汝城文明司沙洲村,瑶族汉子朱兰芳和妻子朱徐氏的家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主播:题兴磊(山东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

三个红军妹子

  1934年11月6日,就在瑶族汉子雷观林全家热情招待红军的时候,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了汝城的文明司。文明司这一地名来由颇深,公元1352年,广东连州刺史罗俸世任上期满,携家眷还乡江西吉水,一行人途经此地时,罗刺史见这里群山环抱,山明水秀,便心旌摇动,决意留在这里颐养天年,遂把此地取名为“文明”。几百年后曾经被罗刺史赋予了诗意和深情的文明司,却是用初冬的冷雨和寒气来迎接这支红军队伍的。

  这一天,与群山相傍的文明司沙洲村在雨中显得格外安详和静谧,一位背竹篓的瑶民从山坡上狂奔而下,一路冲进了村里,他边跑边扯着嗓子喊:“不好了,来大兵了,快跑呀!”沙洲村的沉静被随之而起的一片狗吠打破了,接着孩子的哭声也弥漫开来。那位报信的瑶民还在拍一些住户的门时,一些村民已经开始往附近的山上跑了。有个村民冲着那瑶民喊:“朱兰芳,大家都知道了,你快回家看看吧!”朱兰芳听了,这才转身向家里跑去。

  朱兰芳远远看到妻子朱徐氏正背着不足一岁的幼儿在门口张望着,旁边几岁的儿子则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襟。朱徐氏这年二十多岁,她看着丈夫气喘吁吁的样子,大声道:“你带着老大抓紧走!”朱兰芳虽是男子汉,可他的脾气也像他的名字一样柔,他知道妻子裹了个小脚跑不动,又有一个奶娃。他已经听惯了妻子的吩咐,自己说多了也没用,就点点头拉着孩子走了,朱徐氏在门口站了一会,就看到有队伍进村了,她急忙关上了门。街上没一会儿就站满了人,朱徐氏从门缝里看看,这些当兵的都穿着粗布军装,一个没戴斗笠的兵帽子上还挂着红五星,领子上缝着红布条,人很多,可都规规矩矩的。朱徐氏怕当兵的敲门,心咚咚地在跳,走路也蹑手蹑脚,背上的孩子忽然哇一声哭了,朱徐氏惊出一头大汗,外面的红军听到孩子哭声,就轻轻地敲门,说话也轻轻的:“屋里有人吗?我们有几个伤员,能给点热水喝吗?”朱徐氏也不应答,把孩子抱进怀里,把奶头一下子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哭声戛然而止。外面的红军说:“我们是红军,放心吧,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是和穷人一条心的,开开门吧。”

  朱徐氏细细听着,还没动,一阵脚步声响,敲门的红军走了,朱徐氏又从门缝里看,红军还在小雨中站着,有的累了,就坐在墙角一隅。朱徐氏就想,这些人怎么这样老实,不像过去的兵,来了就把村里闹得鸡犬不宁,谁家开门晚了,不是骂就是用脚踹。朱徐氏把门轻轻拉开了一个口,伸伸头往外看看,一个年轻的红军看到她了,对着她一笑说:“大嫂,村里都锁门了,您还在家呀?”朱徐氏一下子又缩回脑袋,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歌声,是女人唱的,歌声婉转动听,朱徐氏竖起了耳朵:

  穷人和红军本是一条心,

  为了受苦人才穿上了军装!

  劳苦大众都起来吧,

  咱们一起去打蒋匪军!

  ……

  歌声让朱徐氏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她伸手摸摸脚下的水壶,水还热,她一把提起走了出去,对街上的红军说:“天冷了,喝点热水吧。”几个红军围了过来,摘下挂在腰上的缸子倒水,都一口一个大嫂地叫,叫得她心里很熨帖。朱徐氏转过身,看到自家的稻草堆有几个受伤的红军,他们没有把稻草堆散开,只是小心翼翼地靠在上边。那个刚才敲门的红军看到她很高兴:“大嫂,谢谢你过来送水。”他摘下斗笠,指指自己身上的军服军帽又道:“大嫂,我们是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不是国民党白狗子。” 朱徐氏脸一红,又看看他的红五星、红领章。

  感谢收听,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继续。


纪实文学作品《靠山》由铁流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