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靠山》节选(三十)|刘大娘、马大爷

  为深入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丰富内涵,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作家铁流的纪实文学作品《靠山》,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让我们重温党史感人故事,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接续奋斗力量。

  今天与您继续分享纪实文学作品《靠山》中“刘大娘、马大爷”的故事。刘苦妮家的4个重伤员,被安排在村西的地洞里,谁都没有想到,日军竟把帐篷扎在了刘苦妮家的梯田里,地洞就在梯田的一侧。伤员们时刻都有暴露的危险……


主播:白倩(云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刘大娘、马大爷

  民兵马石山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母亲还病重,苦妮就没给他分配伤员,石山火了:“婶子,这可不行,你一家就4个,俺家为啥就一个没有呢?俺娘说了,俺家能照顾得了。”刘苦妮说:“你还得站岗放哨呢,俺家人多,身体又好,照顾4个没啥。”苦妮让马大宝到各家看看,千万别出什么差池。民兵连长马铁柱晃了晃手里的枪,对马石山说:“看你娘娘们们的,可真啰唆了,走,咱们四处转转,看看有没有情况。”

  刘苦妮家的房门朝西,3间房子都是石片垒的,非常有层次感和质感。院子里靠南墙的地方是间顶部像瓢形的草屋,俗称瓢屋。这在沂蒙山的老百姓家里随处可见。正房的南间有一盘炕,炕头和锅灶连着,刘苦妮早在灶下点上了火,锅里煮的是南瓜,从锅盖下飘出一阵阵的香气。灶底的热量很快进了炕洞,炕头慢慢热乎起来,坐在上面的4个伤员都很享受和惬意。医疗组设在小布袋村,所长荣斌还有通信员小徐今晚都在刘苦妮家吃饭。侄媳妇山花也来帮忙了,还带来了几个鸡蛋。两个女人干活都很麻利,很快就把饭做好了。桌子上除了一盆南瓜,还切了一点平时不舍得吃的腊肉,再就是一盆炒鸡蛋。马大宝和铁柱正好也回来了,大家都坐下吃饭。荣斌让苦妮也吃,苦妮说等会再吃,锅里还有,其实,锅里已经空了。苦妮拿过伤员张大强的棉袄,借着油灯缝补起来。灯光映着她稍许的白发,额头上的皱纹也清晰可见。荣斌吃着饭一边问苦妮:“大娘,您多大年纪了?”苦妮笑笑,说:“42岁了,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吃过饭,荣斌说还得到每家每户去看看伤员,马大宝和铁柱就陪着去了。

  在“大扫荡”中,日伪军开始并没有把这些散落山谷里的小村庄作为重点,每次都是匆匆而过,可就在他们突击大青山后没几天,一股日伪军来到了五彩山、黑山一带的各个小村庄驻扎,黑山口村就有200多个日伪军,与之相隔不远的小布袋、大布袋等村,也驻上了不少。刘苦妮家的那4个重伤员,早就被安排在了村西的地洞里,平日里都由苦妮和张卫生员照看着,山花来回的送饭。谁都没有想到,日军竟把帐篷扎在了刘苦妮家的梯田里,地洞就在梯田的一侧,这天正好荣斌来洞里,也把他圈在了里面。洞的顶部是块大石板,日军来回走动的声音包括夜晚发出的呼噜声都很清晰。危险的是,他们每天早上还到沟里打水,来回正好经过洞口。荣斌很着急,他对苦妮说:“他们要是再驻下去,咱们就危险了,夜里我出去把他们引开。”刘苦妮道:“千万别,这么多鬼子,你不能冒这个险。”张卫生员也说:“搞不好还暴露了伤员。”


纪实文学作品《靠山》由铁流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