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诗人和时间的互赠,《岱松雅集》镌刻时代风采,谱写壮志豪情。一起跟随诗人岱松的笔底的韵律,触摸历史和现实,感受生活与自然吧。
里耶怀古①
迁陵繁庶怎称蛮,屏障沅湘古隘关。
东进秦师焚县署,西来楚勇毁家园。
万枚竹简藏深井,千卷诗书匿酉山。
华夏文明根脉续,光阴穿度等闲间。
【注】
①里耶语出土家,意辟垦之地,地属五溪,旧称蛮地,现属龙山县境,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世纪之初因修河堤,掘见古井,现楚秦简牍三万六千余枚。简牍所载,此地为秦迁陵县治所,属洞庭郡,扼巴楚咽喉,实繁庶之地,又发现九九乘法口诀表,早西方六百余年,凡此不可详述,破诸多千古之谜,虽孤独千年,终一鸣惊人。余因感其地命运,诚所谓天数难料,届时方显,书通二酉,文明相传,实赖先贤藏书功德,厚重千秋。桑田沧海,至今日一切早已尘埃落定,惟有万千秦简才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谨以为诗之。
参加纪念杨得志上将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有感
湘南暴动始相从,卓著功勋定远封①。
戎马一生当主力,征途千仗作先锋②。
枪林弹雨寻常度, 剑影刀光不改容。
百战归来仍健硕,三杨开泰③猛蛟龙。
【注】
①公元95年,班超因平定西域功勋卓著,被封为定远候,史称“班定远”。
②杨得志将军自入伍后没离开过人民军队,战争年代一直在战斗部队、主力部队,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抗日解放战场的铁血猛将,以敢打硬仗、恶仗、苦仗著称。特别是不惑披挂抗美帝,古稀带甲战蛮越,其军事生涯几乎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战斗历史的缩影,毛主席赞扬“此人一直是志愿军”。
③杨得志将军最称奇的是一生经历大小战斗上千次竟毫发无伤,周总理将他与杨成武、杨勇三人合称为“三杨开泰”,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清明咏怀
   阔别廿余,再聚津城。丁酉清明,政治清明。桃花依旧,人面如初。依稀皱纹,几缕鬓霜。何伤心怀,情谊永驻。
忆昔党校曾同窗,别后音书渐渺茫。
南北奔波酬夙志,东西求索意轻飏。
情牵梦绕逢今岁,辗转春风话旧乡。
正是清明无限好,何须喟叹鬓毛霜。
分韵得“楚”字
壬寅秋分次日,湘水余波诗友星城雅集,余因在外学习未至,以杜诗《登岳阳楼》分韵得“楚”,聊充作业。
黉门封闭因瘟阻,时令悄然寒替暑。
岚霭无心任去留,故交邀约隔湘楚。
且凭马列养精神,幸有诗词酬俊侣。
自古谁人尽称心,而今细细为君语。
作者简介
胡代松,男,湖南澧县人,供职于湖南省直某机关单位。闲暇之余,勤于笔耕,诗词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辞赋》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