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语言
朗诵|中国的月亮


中国的月亮

作者:骆驼刺

朗诵:黄普照 杨 捷

  我曾在南海潮现时,见到过最美的中国月亮,湛蓝明净绸缎似的天空,涌动翻滚闪着银光的海面,一轮圆月,从天涯海角缓缓升起,随着海潮的节奏起舞,片刻间露出海平线,眨眼的功夫,天空就多了个玉盘,她仿佛是太阳公主戴着银色的面纱,亮极了,仿佛要让璀璨的光,照亮游子回家的路,她仿佛要将盛世中国的团圆夜,渲染得更加柔情蜜意,更加祥和平安……

  我曾在那道阻断游子归途的海峡,看到过凄冷的中秋月,她好像是母亲含泪的目光,一边望着阿里山,一边望着秦淮河,一头是热望,一头是哀怨,

  满目都是黄河情、长江泪……翘望着长城墙,顾盼着渤海湾……

  最小资的月亮就是秦淮河上的月亮了,迷离婆娑的月光照得河面金光闪烁,河畔回荡着评弹小调,江南丝竹,小桥流水,明月高悬,一幅绝美中秋上河图跃入眼帘,雅致繁华,多彩绚烂,祥和安泰,美轮美奂。

  还曾在大漠边关见到过最冷的中秋月,那是戍边将士们肩头的责任和重担,一边照着家乡,一边照着边关,一头挑起军人的孤独忠勇,一头担起祖国的祥和平安,里面含着母亲那思念的泪水,缭绕着年迈父亲咂出的旱烟,揉着万里大漠飞沙的悲壮,还揉着对家乡父母妻儿的思念……

  我在北国的草原牧场、黄土高原,兴安林海,看到过最清澈、最多情的月亮,那是一条大河、几条大江日夜奔流不停回眸的思乡曲,吼着黄河号子、西部秦腔,裹着三江情怀,衬着阵阵松涛,回味着那盐巴放多了的牛肉面,辣椒放少了的羊肉泡,还有被灶烟熏黑额头的祖母做出的酸菜炖粉条儿,就着母亲分好的月饼,父亲夹到碗里的鱼丸,啜饮一口祖父那壶酿了不知多少年的老酒……

  静静的,静静的,仰望着夜空,中国的月亮圆了,在金色的秋天,在如今的盛世,凌瞾万年。



  作者简介:骆驼刺,原名王紫风,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铁总公司郑州集团公司员工。自幼深爱文学,2000年以来有多个作品在网络平台传播,其中《隐形的翅膀》《背后的拥抱》《月光里的歌》《聆听中国》《大哉中国》在我爱中文网、呱呱社区、大型网络平台、微信平台、朗诵联盟等平台传播诵读。



  朗诵者简介:黄普照,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早年曾参演歌剧、话剧,1982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就职于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任多届央视青歌赛湖南大选赛评委。



  朗诵者简介:杨捷,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声音导师,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青少年语言艺术考级》授课老师,湖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影视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理论微宣讲选手指导老师,语言类节目编导,有声音作品多次在省市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