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传颂经典
传颂经典(一)|《创作》杂志经典吟诵第一期:春夜喜雨

  【编者按】

  庚子春,是一个令人无法忘记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创作》杂志也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呈现经典古诗词的阅读。

  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是诗乐传统的核心。我们诚邀鉴微女史,以四时之序,吟诵古诗词经典作品。因声入境,聆听空灵的声音,洗涤烦劳尘心。

  第一期吟诵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们还邀请了十位师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夜喜雨”的情境,亦或是写下读《春夜喜雨》的感受。用声音和文字与古人唱和,以这样的方式进入经典,回应经典,致敬经典。

  第二期吟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上阕。期待您与我们一起,让经典伴我们走过四季,走进我们的生命。跨越时空,我们和先人,在诗中相会。


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吟诵:鉴微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博士)



蔡皋
(著名绘本画家)

春 上

  清冷的风在落地窗推开的瞬间与人扑个满怀,翕地蹿出去了,留下清清浊浊的分界线。

  两只鸟儿在阳台湿哒哒的花木间打商量,哔吱哔吱,它们说。飞还是不飞呢,麻风细雨的……

  去年不肯落的叶子,带着它们的一万个为什么与新生代会晤,它们大的小的老的嫩的都很激动地在枝头上晃,有讲不完的话语……

  屋顶水泥柱下的夹缝里,一蔸蒲公英正在扬花,紫红色的杆杆和叶脉推送着冷绿色调的叶子们,有特别的骄傲的美色,谁把它们喊醒得这样精神?

  绿透了,天空泛着银红的亮光。

       

汤素兰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 长沙市文联主席)

  读《春夜喜雨》,在我心中反复萦绕的词是“好雨”,什么是“好雨”呢?它是懂时令、助生长的雨,是大自然的助产士。它又是默默的帮助者,不居功,不求回报,甚至不希望你知道它的存在。在人的生命中,都希望遇到“好雨”,也但愿能成为别人的“好雨”。


龚旭东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 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

“好雨”千年常伴随

  雨是“好雨”,下了一千多年,仍然滋润着人们的心。不管什么时候读这诗,都是春天好时节。

  何以如斯?

  中华文化里,火有火德,水有水德。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杜心中、笔下的“好雨”,是水德的典型化形象、经典化载体!

  她默默地润物,细细地供养,滋万物以生机与灵性,毫不喧嚣张扬,反衬托出春夜江船灯火的温暖。清晨湿重的春花,寄托着她的厚望;当春天的阳光朗照,她化入满地繁花,化为漫天云彩……你看不到她,你只看到她的各种影子。

  但你看到的,莫不是她。

  在春天,在人生的每个季节,“好雨”都与你我伴随。一千年,以至永远。



张 红
(文学博士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春至,人间万象新。庄子云:“春气发而百草生。”孔子弟子曾点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风流、俊逸,极得春之气象,只觉天机流动,随处充满。少陵《春夜喜雨》亦现造化之机。

  春雨,夜行无声,绵密深沉,应时而降,《毛诗》所谓“灵雨”者,少陵径直以“好雨”呼之,欢喜毕现。何为“好”?“润物细无声”,此为造化代言。景语?理语?诗境?道境?无迹可寻。传说舜作《南风》,唱云:“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一阵凉风起,一场春雨落,皆愿润泽万类,解众生苦楚,圣贤心量。少陵“圣于诗”者,正在于此。                   

   

饶 毅
(岳麓书社资深编辑)

  此诗流传千年,前四句,可谓妇孺皆知,琅琅上口。破题之句一个“好雨”,就照应了诗题的“喜雨”,情感跃然纸上!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寂静,春风悄然,春雨润物,诗题全出,诗意盎然。

  然后四句,颈联,诗境扩大,境界更幽远;尾联,物我交融,全诗由咏物小诗,而境界提升,乃至传承经典。


三 三
(CIID长沙室内建筑师中心秘书长)

  某天一位女友说,之前我很不喜欢雨天,但是当你有次问我,雨天像不像一幅中国的水墨画时,自那以后我就觉得雨天很美了。

  其实,我还想说,你不喜欢雨天,那是因为你没有在老街小院历过下雨天。雨滴在檐上,滴滴答答,天笼在院墙上,氤氤氲氲,世界都在院子外面。而我,在院子里,听雨。

  早上下楼,正值春雨绵绵不绝,园子里嫩黄的迎春花之上,是深深浅浅新绿的叶子,连着红继木,满眼都是春的颜色,这不是水墨画,倒像是釉下粉彩了。一派活泼泼的生机,心中忽然升起无限的希望。

  我们在过去的寒冬曾经无数次想象过将到的春天,当春雨在前,润物也润心。



于鹏远
(青年学者 《外国人笔下的长沙》译者 文史爱好者)

  读《春夜喜雨》,开门见山一个“好雨”,不由分说地赞美应时而降的春雨,那个“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老杜呢?那个“老病有孤舟”的老杜呢?说好的“哭声直上干云霄”呢?也罢也罢,就跟着诗人“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颔联节奏忽然柔缓下来,伴随着“入”“物”“无”的呜呜声,飘入天地万物,无远弗届。沈德潜言老杜此句“传出春雨之神”。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区区十字简练地绘制了一幅《江村夜雨图》。乌云密,雨意浓,远处江上,一船灯火独明。清人邵子湘言此“十字咏夜雨入神”。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前四句有节奏舒缓的变化,那后四句,诗人则用想象进行了空间和色彩的转换。虽今夜屋内,面对漫天细雨,拥有“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欣喜,但诗人的思绪并不止于此,尾联画面移至次日晨,清晨的成都,繁花似锦。全诗的节奏、时空和色彩不时发生转变,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李婷婷
(湖南日报记者 长沙市作协理事)

  听那稀微的雨声,似乎听错似的,几乎像没有。

  写这首诗时,“硬骨头”杜甫正历经流离转徙,来到成都,开始蜀中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草堂内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正是心下无事的时刻。或许他有一扇当山的窗。此刻,野径深处黑云未散,毛茸茸的雨正一点一点化掉清灰的山色。漫天彻地的冷调里,只有江心一点红色渔火,分外醒目。

  春寒还在枕上,雨脚把诗人的心织得格外柔软。忍不住想,破晓之时,被雨洗得鲜亮的花朵,能否将这红色的“重”拥簇进天色清明的锦官城呢?

  毕竟,杜甫的一生多沉重,这样轻盈的稀有时刻,也让这首诗从他众多的诗里跳脱出来。细密如针的雨落在纸上,落进一千多年的时空里,润泽、浇灌着千年的文脉与人心。

  宇宙之大,同此一雨。有了这样的雨,我们才可以在那些丝织般的早晨对自己说,不用着急地醒来呀。


喻 当
(画家)

润物无声 其默如雷

  山居这些年,看四时更替、阴晴雨雪,各有其妙。每有所感,古人都有吟咏,借古抒怀,不亦快哉!

  山中赏雨,极为有趣。正是这春雨绵绵的季节,最适合读杜工部的《春夜喜雨》。我住在山里半耕半读,顺时耕种,尤喜前面四句。

  《老子》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看似柔弱的细雨,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岂曰无声,其默如雷。



何 鹏
(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摩恩咖啡主理人)

  好雨知时节,知时节的雨是好雨。我们是否又知好雨呢?春天的雨好像就没干过,我在湖边有一间自己的咖啡馆,雨下来我就知道今天来的客人不会多。可我的一位粗犷的男性朋友,却喜欢在下着雨的星期一,直奔咖啡馆。人少的安静,清新的湖,滴滴答答打在玻璃顶上的雨声,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他喜欢的所有,都在下雨的星期一。他是喜欢雨的。

  咖啡馆边的湖里,我种下了一小块荷,每年春天,看着雨滴一颗颗地投进湖中。夏初,一个个嫩绿的“小拇指”弹出湖面,然后张开来,撑成大片的荷叶。一年年,从小小的一块荷花地,现在长满了咖啡馆边的湖面,这片荷让我慢慢有了对雨的喜欢。

  在一个春天,雨一直下到谷雨那天,我的二女儿出生,又是一个与我有关的生命。季节更替,生命周复循环,时节之雨,关乎生命,关乎我们自己。


  【来源:长沙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