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0
寒衣节 | 寒衣寄哀思,愿惜眼前人

凛冬已至,天冷添衣

慎终追远,怀念故亲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这一天意味着严冬的到来,人们要祭奠祖先为他们“送寒衣”,也用温暖为心爱的人遮挡这世界的寒凉风霜。

  时至今日,寒衣节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既有祭奠先祖的习俗,也有祈求平安之意。一年又一年的寒衣,代表着一次又一次的思念。寒衣节祭祀是一种文化,提醒我们,记住远去的人。 秋去冬来,天气渐冷。送件寒衣,寄以心意。愿逝者安息,一切安好。


寒衣节由来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里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拟古其九
魏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秋夕旅怀
唐•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寒衣节这天,古代的帝王穿上冬衣,昭告世人冬天的降临,女人们会给家人穿上温暖的衣服。人们用秋收之物祭拜诸神与祖先,报告这一年的丰收与希望,祈愿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日子依然温暖如昔。


祭祖惦忧思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对于那些逝去的亲人,即使阴阳相隔,无法相见,也不能抵挡对他们的牵挂。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伦理、重孝道、讲情义的民族,祭祖和孝道是我们华夏文明传承至今未有断代的根基。

  尊老敬祖的中国人,在节日时敬奉祖先,不仅是祈求他们的护佑,更是希望他们也能感受人间的欢喜与爱,传达浓浓的思念之情。

君不来
唐•方干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吊边人
唐•沈彬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爱的棉衣

  寒衣节不仅是一个祭祀“烧寒衣”的节日,它更寓意着对生者的“爱心”。寒冬时节,给亲友送上爱的棉衣,暖心也暖身,寓意吉利。

秋晚
宋•张耒
鸟栖林已静,门掩吏家归。
黄叶雨中尽,鸣虫霜后微。
尘凝经暑扇,貂敝早寒衣。
赖有清尊酒,山炉彻夜围。

寄衣曲
清•席佩兰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坐样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对寒衣节越来越生疏,但其实含蓄又温情的寒衣节,更符合含蓄又温情的中国人。

初冬午后,阳光从窗外洒进房间

久未归家,甚是想念远方的亲人

打个电话,唠唠家常

为他们备件暖心的冬衣

距离再远,阻隔不了亲人间的思念与爱

寒冬再冷,冷却不了人与人的心中温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