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2
七夕节|忘不了的盛情与美好


  “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

  七夕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其由上古时期古老的星象崇拜衍化而来,普及于西汉,至宋代达到鼎盛,被人们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神话故事之后,更是处处洋溢着浪漫色彩。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当代“中国情人节”的形象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在古代,七夕作为我国的几个女儿节之一,更像是一个女子的专属节日。

  每逢此日,女子会祭拜织女,也称“拜织女”“拜七姐”等。闺中少女拜祭,一为巧手美貌,二为美满姻缘,少数已经出嫁的女子也会加入,祈求早得贵子,男子则无权参与。

  此外,七夕节俗还有鹊桥会、观天河、拜神、晒书晒衣等,但最突出的节俗当属七夕乞巧。“七夕世俗情,乞巧儿女态。”乞巧寄托着少女向善趋好的愿景心事,方法千般多样,五彩缤纷,甚是妙趣。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也名金针度人,是最早的乞巧形式,汉代《西京杂记》中就已经有了记载:“汉䌽(cǎi)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乞巧图(局部)|明·仇英

  后世直至元代,宫中都会举行此形式的乞巧活动,宫女并排而坐,对月穿针,先穿过者“得巧”,落后者则“输巧”。穿针乞巧所用的针也会比平常所用的针孔更多,例如前文中提到的“七孔针”,还有元代的“九尾针”,增加了难度,也更有趣味,对参与女子的智巧也更有测验之效。


  喜蛛乞巧

  喜蛛乞巧是南北朝时期民间兴起的一种乞巧形式,七夕夜人们会捉小蜘蛛,放在准备好的盒子中,第二天早上打开时,若是结网则得巧。值得一提的是,应巧的标准在不同时代还有不同。

  南北朝宋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载为:“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即有蛛结网即可;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中载为:“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少。”得巧的标准已经从“结网”变为蛛网的疏密程度;到了北宋则更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载为:“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即此时标准已经升级为要看蛛网是否结得圆正;倒是北宋之后,乞巧的标准回到了和唐代时一致。


  投针验巧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乞巧得巧的要求愈发严格,也更为理想化。盛行于明清两代的投针验巧,作为穿针乞巧的变体,形成的逻辑正来源于此。其具体形式为取一个较大容器盛水静置,等水面生膜后,将针(细草)放在膜上,根据日光照射之后底部的图案纹样,来验证女子的智巧,因此也称为“丢巧针”“投花针”。


乞巧图|清·任颐

  明代《帝京景物录》中记载的得巧标准为:“有成云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代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中也提到:“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由此可见,投针验巧中,不仅针影要适当,还得有些艺术性表现,难度更大,但确实更为细致了。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除了时间因素之外,乞巧在中国各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陕西地区的“长巧”,女子提前准备好泡过水的豆芽,七夕时再取出来比较谁的豆芽长得更高、更直、更匀称;还有广州地区的“赛巧”,集合了前人大部分的“乞巧”形式,还要邀请邻里亲朋一同拜神,相互观赏乞巧技艺,热闹至极。

  从乞巧中,可以窥见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盼,以及对传统技艺的追求与超越。乞巧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中绝无仅有的特殊风俗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传承中生生不息,同时逐渐与纺织、刺绣等传统工艺紧密相连,它早已不仅是七夕节的传统节俗,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弥足珍贵的部分。

  对待那些逐渐远离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也许就像对待爱人一样,即使不在身边,也要时时放在心上,不能忘。


  参考文献:

  兰宇. 七夕乞巧与中国刺绣及民间女红[J]. 美与时代(上),2015,(01):46-51.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