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先烈姓名
郭亮
“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这是革命先烈郭亮年仅十五岁时,在长沙看见了遇难的革命党人头颅被挂在街头,写下的立志诗。此后,他一心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十几年后,他用自己短暂而璀璨的生命,践行了当初的“爱国岂能怕挂头”的豪言;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了一切的入党誓词。
听·先烈故事
郭亮:有名的工人运动组织者
朗读:卢 虹
郭亮,又名靖嘉,湖南长沙人,1901年12月3日出生于望城县铜官镇射山冲上文家坝(今望城区铜官街道郭亮村)。郭亮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毛泽东在延安谈起郭亮时,赞扬郭亮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1916年,郭亮在长沙长郡联立中学学习。1920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当时在一师附小担任主事,郭亮经常去向他求教。经毛泽东介绍,郭亮加入新民学会。不久,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郭亮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郭亮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先后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副总干事、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委工运部部长,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2年8月,郭亮被派到湖南岳阳从事铁路工人运动,组织工人成立粤汉铁路岳州工人俱乐部,9月,为抗议铁路当局虐待工人,他带头卧轨,发动了震撼全国的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5月,郭亮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不久,任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大革命失败后,郭亮到贺龙第二十军做政治工作,随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1月,郭亮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到岳阳组织武装起义。他在岳阳化名李材开了家“李记煤栈”作为特委机关,又开了一处饭铺做地下秘密交通站,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发动工农开展武装斗争。由于他的努力工作,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
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阳被捕,于第二天押送长沙,29日被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前坪,年仅27岁。郭亮被害前,给妻子李灿英写了一封遗书,“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表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看·先烈生平
郭亮(1901—1928),原名郭靖笳,望城县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著名工人运动领袖。
1915年秋考入长郡联立中学,被迫辍学后回乡执教于郭氏祠堂。1920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先后参加了新民学会和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5月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分管工人运动,同年9月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后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外交后援会主席、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领导并参加了湖南的反帝爱国斗争和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1927年在中共五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马日事变”后,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南昌起义后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1928年3月27日因叛徒出卖在岳阳被捕,28日午夜被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头颅被悬挂示众,就义时年仅27岁。
感·先烈精神
“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1916年,年仅十五岁的郭亮在长沙看见了遇难的革命党人头颅被挂在街头,写下了这首立志诗。十二年后,郭亮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和前面的革命党人一样,他的头颅被挂在司门口示众三天三晚,后又移至他的老家铜官东山寺戏台示众。他用自己短暂而璀璨的生命,践行了当初的“爱国岂能怕挂头”的豪言壮语;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
朗读者
卢虹,声音培训师,朗诵艺术家,长沙朗诵达人评委,长沙星城之星朗诵类评委,前湖南省歌舞团节目主持人,前电台主播。被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聘为声音指导师。
出品单位
湖南省委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
开福区委组织部
清水塘街道办事处
四季花城社区
湖南亲华派广告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总策划:胡述斌 晏成方 曾亮 文婉莹
整合传播:韩东武 李斯琪 杨宁 雨轩
文案:朱艳红
录音后期:杨捷
摄影:饶海林 彭红 彭中意
新媒体传播:圈圈 燃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