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红色摇篮”声音馆(八十)|任弼时:当干部,就要心系群众,干部不能搞特殊

听·英雄故事

当干部,就要心系群众

朗读者:聂龙

  抗日战争期间,任弼时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中央机关、组织、外事、农委、妇委、青委等项工作,十分繁忙。然而不管怎么忙,他都时刻关心着周围农民群众的疾苦,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农民家庭,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困难。

  一次,一位老农告诉任弼时: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大家都忙不过来。第二天清晨,任弼时就头戴草帽,身穿便装,扛着锄头,带领一批机关干部战士,去帮助农民除草。农民赵占山的妻子患了急病,正当赵占山准备用门板将病人抬到十几里外去求医时,一位背药箱的军医找上门来了。原来,任弼时曾经交代有关部门,凡农民家有急事,必须迅速向他报告。这次便是根据村长的报告,任弼时亲自将正在熟睡的医生叫醒,嘱托他前来的。赵占山喜出望外,热泪盈眶。

  新中国成立后,任弼时家住北京景山东街,房子狭小,还紧挨着马路,声音嘈杂。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工作和休息,要给他搬家。当任弼时了解到为了给他搬家,得把一个机关迁走时,就坚决不让搬。任弼时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为我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一毫也不能特殊。”后来,组织上准备给他整修另一所房子,他知道后又拒绝了。他说::“在国民经济正处在恢复时期,还是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吧。”

  任弼时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怕多用公家的钱。任弼时要求子女们节约用电,他在每个房间电灯开关处写上“人走灯灭”的字样提醒大家。工作人员外出办事,经任弼时同意,可以用配给他的那辆旧吉普车。但他一再叮嘱,最好把要办的事集中起来一起办,这样可以减少用车次数,节省汽油。

  任弼时所用的一条毯子,是30年代组织上发给他的战利品。他夫人陈琮英用自己的毛围巾为他改织的毛衣,穿了10多年。1949年,斯大林送来几辆新式小轿车,行政部门分给任弼时一辆。任弼时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要去领,我那辆旧的还可以坐。”

  他还经常询问夫人陈琮英,买菜有没有超过标准,生活用品是不是按制度领的。孩子们的衣服破了,他让陈琮英把大人的破旧衣服改做给他们穿。孩子们放学回家,任弼时就让他们到大灶去吃饭,不让他们有特殊感。他常对孩子们说:“吃了人民的小米,不能辜负人民对你们的希望,将来一定要为人民做事。”一次,任弼时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看他。临走时,想请他给湖南省委写封信,替她丈夫安排个工作,任弼时认为这样做不符合组织原则,信没有写,还做妹妹的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妹妹。

——摘自《崇严尚实话标杆》


看·英雄生平

   任弼时(1904~1950),湖南湘阴人。曾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感·英雄精神

  叶剑英曾说过:“任弼时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今天,全体党员干部仍需好好学习任弼时的这种骆驼精神,埋头于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苦干,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尽心尽力。


朗读者

  聂龙,中共预备党员,长沙市图书馆“绘声汇演”教师志愿者,马王堆街道办事处文化工作者。


  读后感

  一生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已是令人“敬佩”之人。且还能以己之力影响周围人,以称得上一代“伟人”。任弼时先生用他清廉的一生书写了一段让人感佩的故事,而我们,必要将此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和处事风格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警示后人,学习榜样。


  声音导师:赵平 路琳 如风 卢虹 李金阳 杨捷



  出品单位

  湖南省委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

  开福区委组织部

  清水塘街道办事处

  四季花城社区

  湖南亲华派广告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总策划:胡述斌 晏成方 曾亮 文婉莹

  整合传播:韩东武 李斯琪 杨宁 雨轩

  文案:朱艳红

  录音后期:杨捷

  摄影:饶海林 彭红 彭中意

  新媒体传播:圈圈 燃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