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艺术长沙 >> 文艺精品
艺术长沙(108)| 抗击疫情主题文艺创作辑录(68)

怎一个“背”字了得(乐评)

文/肖舞

  文艺乃战“疫”的“后方”,承担着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重要任务。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原创的抗“疫”歌曲像雪花般曼舞在移动网络空间,其中由诗人、词作家胡述斌作词,青年作曲家周瑜作曲,青年歌唱家马丹薇演唱的原创MV歌曲《背》,惊艳众多主流媒体展播平台与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该作品自2月26日开始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多个城市同步展播,截至3月4日24时,观看人数已突破1203.47万。

  笔者认为,歌曲《背》充分彰显了作者独立的思考力与脱俗的创造力。

  其一,以“背”立意。歌名乃歌词的眼睛。歌名《背》乃人人都有的背,人人都熟悉的背,人人心中都有的“背”。疫情暴发以来,以白衣战士、科学家、部队官兵、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干部为主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所有逆行者,他们要么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要么戴着口罩,人们看到最多的是他们的背,坚挺如山峰的背,挺立着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背。背的形状大同小异,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谁都知道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逆行者的背,担负着神圣伟大使命与职责的英雄们的背。“背”即脊梁,是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屡屡战胜磨难走向强盛的“脊梁”。所以,“背”这双眼睛外表上看似很小、很寻常,却立意巧妙,内藏着一个“大世界”。

  其二,依“背”立象。“总想看清你的脸,你留给我的却是一个后背。那样果断,那样决绝,逆行的姿态总是那样凄美。”主歌“起承转合”的“起”先是逆行者的“脸”,后是逆行者的“后背”,两者一正一反,不分彼此,犹如钱币的AB面,既指一个人,也指所有逆行者,但都是勇敢的无名英雄。紧接着描写逆行者的神态与崇高的精神境界,主歌第二段反转到主人公——逆行者的身上,从“凄美”升华到“壮美”。最后,副歌进一步深入到逆行者的精神内核,递增至人类思想道德的制高点。通过与“背”相对的“脸”的衬托与参照,“背”代指的逆行者即国之脊梁的形象,被刻画有血有肉、形神兼备。

  其三,借“背”抒情。歌词篇幅短小精悍,注重对仗与押韵,一共六句话,四句写“背”和与其相对而符号化的“脸”,句句含情,字字有意,且从“总想看清你的脸”逐层地升华至“我多想看看你的脸”。这一方面,说明“背”为抒发情感建立了一个有力的支点,将作者对逆行者深厚而真挚的关切之情与崇敬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使得整篇歌词结构相当紧密而严谨,逻辑层次清晰而严密,意象空间单纯而集中,感觉一气呵成,毫无雕琢痕迹。尤其是作者在描绘逆行者“背”影与内在品质时所采用的中心词,十分精确而老到,从主歌的“果断、决绝、凄美、疲惫、刚强、壮美”到副歌的“大义、忠诚、慈悲、执着、担当、无悔”,在有利于歌词塑造形象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情感的烈度,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打上了新时代的精神烙印。  

  其四,贴“背”作乐。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歌词要想“飞”起来,“飞”入寻常百姓的耳里、心里,就必须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这双翅膀就是好的音乐。《背》的曲作者是一位才情满怀的年轻作曲家,擅长器乐曲创作,将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完美融合,深受年轻人喜爱。所以,这首歌的音乐时尚大气,风格清雅别致,旋律优美流畅,紧贴歌词内容而塑造“背”的音乐形象,令一个个逆行者的“背”影变得既鲜活又高大,既温暖又感人。前奏与间奏采用画面表现力较强的管弦乐写作手法,在无形中呈现逆行者感人的“背”影,契合当下全民抗“疫”的凝重氛围;主歌与副歌部分收放自如、抑扬得体,且通俗晓畅、朗朗上口,具有突出的辨识度与记忆点。

  总而言之,《背》是一首词曲作者匠心“酿造”且以歌赞民族脊梁的“最美逆行者”为核心的战“疫”之歌,饱含着深切而最硬核的人文关怀,焕发出璀璨而全新的人文之光。

  细细品味此歌,笔者不禁感叹:怎一个“背”字了得!

  

  作者简介:肖舞,中国音协、中国评协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艺术家,长沙市音协副主席兼音乐评论学会会长。

  

相关链接

《背》

作词:胡述斌

  作曲\编曲:周 瑜

演唱:马丹薇

录音:侯羽杰

混音:马 江

乐团:瑜音乐团

  

总想看清你的脸,

你留给我的却是一个后背。

那样果断,那样决绝,

逆行的姿态总是那样凄美。

  

总想看清你的脸,

你留给我的总是一个后背。

那样疲惫,那样刚强,

战斗的身影总是那样壮美。

  

我多想看看你的脸,

看看你的大义你的忠诚你的慈悲。

我多想看看你的脸,

看看你的执着你的担当你的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