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英雄故事
粟裕:只怕占了公家的便宜
朗读者:姚 力
1944年初的一天,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的粟裕,在驻地苏中三仓区兰路址小街的老乡陈子群家开会,警卫员将他的坐骑拴在门前的枇杷树下。待粟裕开完会准备回去时,发现他的马把枇杷树下半部的树皮全部啃光了,露出了白白的树干。粟裕当即掏出钱来向陈子群赔偿,并愧疚地说:“老乡,枇杷树皮被我的马啃坏了,我一定给你再栽一棵!”由于当时买不到枇杷树苗,粟裕只好买了一棵黄杨树苗,亲自栽到陈子群家的门前。对此,陈子群百感交集,他和周围的老乡们齐声赞叹:“新四军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1949年7月12日,第三野战军机关由上海移防到南京。粟裕奉中央军委命令兼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华东军区后勤部蔡部长对粟裕说,你现在担任一市之长,应该给你做套毛料便衣穿穿。粟裕说:“不行,为什么要做套毛料的呢?做套布的不行吗?刚进城就讲究穿着不好嘛!要脱离群众的。人民群众不是看我这个市长衣服穿得好不好,而是看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看我是不是为他们服务。你一定要做毛料的那就你穿,反正我是不穿,请你们还是多从工作上关心我吧。在粟裕的坚持下,蔡部长给他做了一套蓝灰卡其布便衣。粟裕就穿着这套中山装同南京人民见面……
这套衣服粟裕一直穿到北京,变成了灰白色,快要磨透了,他还舍不得丢掉。
1951年底,粟裕任副总参谋长,组织上安排他住在北京一所四合院里。这个院落有正房厢房,房子跑风漏雨。粟裕把正房让给别的领导同志住了,而自已住在厢房里。因为年久失修,人踩在地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夜里老鼠从地板缝里钻出来,在房间里来回穿梭。管理部门的同志见状便提议把老房子扒掉,新建几间房子。粟裕硬是不同意,说补一补能住就行了。修房子的时候,粟裕亲自审查把关,不让多花公家一分钱。
粟裕当总参谋长时,有关部门想给他换车。他说:“为什么要换呢?官做大了就应该坐更好的车子吗?这是什么思想?”
结果车子没有换成,相关人员还挨了一顿批。为了体验生活,了解民情,粟裕还常常乘公共汽车或坐三轮车到农贸市场了解行情、民意。工作人员提醒他说:“这样做太不安全了!”粟裕说:“那有什么关系?人家外国总理夹起公文包坐公共汽车上班。怎么我们就不行,难道我们的身体就比人家宝贵?”
粟裕对别人慷慨大方,关怀备至,但他却从未用公款请过一次客。凡到过他家的人都知道,遇上吃饭的时候,他都要把客人留在家里吃饭。粟裕下去查工作,住招待所,都要督促工作人员替他交粮票和伙食费,并一再叮咛不要忘了,只怕占了公家的便宜。
——摘自《崇严尚实话标杆》
看·英雄生平
粟裕(1907~1984) :湖南会同人。1955年被授子大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感·英雄精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腐拒变要从不占公家便宜做起。党员干部切莫舍本逐末、损公肥私,莫让贪图公家便宜而毁了自己一生。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心,为人民谋福祉,为发展做贡献。
朗读者
姚力,中共党员,四季花城社区居民,诵读爱好者。先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0年、金融工作19年、贸易工作4年,爱好羽毛球、摄影等。
读后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粟裕大将的故事告诉我们防腐拒变要从不损害老百姓财产、不占公家便宜做起。党员干部切莫舍本逐末、损公肥私,莫让贪图公家便宜而毁了自己一生。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心,为人民谋福祉, 为发展做贡献。
声音导师:赵平 路琳 如风 卢虹 李金阳 杨捷
出品单位
湖南省委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
开福区委组织部
清水塘街道办事处
四季花城社区
湖南亲华派广告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总策划:胡述斌 晏成方 曾亮 文婉莹
整合传播:韩东武 李斯琪 杨宁 雨轩
文案:朱艳红
录音后期:杨捷
摄影:饶海林 彭红 彭中意
新媒体传播:圈圈 燃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