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领袖故事
周恩来的故事
朗读者:杨捷
周恩来一向以儒雅著称,但他对工作却非常严格。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曾说过:“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
确实,周恩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和事会予以严厉批评,尤其是对那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高,有时甚至会大发起脾气。“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个别部长呈送上来的材料不乏一些数据性错误,这时,周恩来会当众让他下不了台:“这就是你们弄的文件?数字都抄错了!”
有的部长怕总理问数字、问细节,自己心里又没底,汇报时就带了有关司局长、处长或助手一同前来。见了如此阵势,周恩来毫不留情地诘问:“这是做什么?搞祖孙三代同堂?”“汇报工作还要问二排议员?”“胡闹台!”“对于自己主管的工作,离了材料就说不清,这是不允许的!”
一次,周恩来主持国务院会议,各部委逐个汇报工作。其中,一位部长照着稿子一字一句地念着现成的材料,还不时念错。开始,周恩来虽然不满,但还是克制着,只是严肃的提醒说:“看清了再念!”但接下来,情况依然如故。“不对!”周恩来再也无法控制心中的火气,并迅速说出相应的准确数字予以纠正。后来,周恩来对这位部长说:“这些文件送国务院时都是盖过章的,说明已经你们审阅过,为什么还念错?”“这项工作是副部长主持,是办公室主任签的字。”那位部长忙解释道。“那么,这里的问题到底是制度不健全还是责任心不强?有制度问题!”周恩来先严厉批评,再放缓声音:“有些文件质量很差,可也盖了章送到我这里,我批了退回去重写。现在我宣布一项明确规定:凡是向党中央国务院送文件,不能只以盖章为准,要有部负责人、各委办直属局负责人签字才能送。这样,以后我在文件上发现问题,部长签字我找你部长,副部长签字我找你副部长。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胡闹台,就必须作检讨。”因此,凡是向周恩来作汇报,谁都得把弦绷得紧紧的。
赵炜是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秘书,从1955年至1992年,37年的秘书生涯中,深切感悟了周恩来对工作的务实。
1958年,全国掀起大炼钢铁运动,周恩来需要随时掌握全国炼钢的进度。在他的办公室,竖着一块大黑板,上面画了表格,有全国炼钢的各种数据。
那时在财经组工作的赵炜每天要在周恩来起床前将更新的数据写在黑板上。一天,赵炜刚填好数字,周恩来迎面走了进来,指出上面有个数据不对。赵炜就迅速回到办公室重新核对,结果发现数据没错。周恩来知道后立即说:“哦,那是你对了,我记错了。”
周恩来就是这样,近乎苛刻地对待每一个数据, “大概” “可能” “也许”这类词是坚决不能说的。
看·领袖生平
周恩来(1898~ 1976):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感·领袖精神
“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周恩来一生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要求大家在工作上不沾染“浮泛与骄傲急躁的习气”务必用准确无误的数字说话;要举轻若重抓落实,“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本原,也与习近平倡导的“讲实话是硬本事,干实事是真功夫”一脉相承。
朗读者
杨捷,资深朗读者,星城首届朗读达人,潇湘诗会义工。
读后感
作为一国总理,他在宏观地把控全国经济命脉的同时,对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严,要求他们工作汇报时,对数字、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信口开河。因为这些都关于国家民生大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求真务实的本原!
声音导师:赵平 路琳 如风 卢虹 李金阳 杨捷
出品单位
湖南省委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
开福区委组织部
清水塘街道办事处
四季花城社区
湖南亲华派广告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总策划:胡述斌 晏成方 曾亮 文婉莹
整合传播:韩东武 李斯琪 杨宁 雨轩
文案:朱艳红
录音后期:杨捷
摄影:饶海林 彭红 彭中意
新媒体传播:圈圈 燃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