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红色摇篮”声音馆(六十五)|罗荣桓:不能把领导“锁进”保险柜

听·领袖故事

不能把领导“锁进”保险柜来自

朗读者:尹勇

  罗荣桓最怕脱离群众,他把群众看成自己的亲人,把自己看成群众中的一员。他不赞成领导干部警卫森严、同群众隔绝的做法。因而每到外地视察时,他都会一个人信步走在街上,去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

  有一次,他从汉口乘船去南京,上船后发现这一层船舱只有他和几个随行人员,一问,原来警卫部门同售票处打了招呼,其他票没有卖。他发脾气了,把警卫人员找来:“我看你们搞警卫工作的恨不得把我们锁进保险柜里,我们接近群众有什么不可以?”他出外视察都是轻车简从,厌恶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等繁文褥礼。有一次,乘飞机去昆明,刚走出舱门,只见机场上黑压压站了一群人,云南省党、政、军负责人大都到了,还带来许多工作人员。罗荣桓很不高兴,倚着飞机门不往下走,对站在舷梯旁的几位负责人说:“以后你们再来这么多人,我就不下飞机,原机飞回去。”

  1956年,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罗荣桓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按规定要给他增派工作人员,增加车辆,他一概拒绝。他说:“我现在身体不好,具体工作管的不多,有一个秘书管管文件就行了。”但是,警卫部门提出,首长外出时需派警卫车,家里警卫工作也应加强,要在他家增派副宫和警卫人员,他仍不同意。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只同意增加一名副官。罗荣桓虽然身兼数职,秘书一直只有一人,而且为了照顾这位秘书的学习和休息,他还常常亲自签收文件,以减轻秘书的劳动。 

  当时还有一个规定,高级首长家里可以放映专场电影,但罗荣桓坚决反对这样做。有一次,他不在家时放映队来放了一场电影。他知道后,不仅批评了身边工作人员,还把总政文化部的负责人找来批评:“我们为什么不能出去看电影呢?你们放什么好片子可以打电话通知我,我想看就去,不想看就算,以后不准再到家里来放。”从此以后,他家里再也没有演过电影。

  罗荣桓对身边人讲得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身上的血液,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生命就要枯竭。”他也经常告诫家人:“一个革命者想的应该是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为地位不同了、身份变了,要求额外的照顾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你们千万不要成为八旗子弟,不要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你们要靠自己。生活上要靠自己,不能讲究吃穿,当然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各方面也好了,但是起码有一个不能光去贪图这些东西,不能光去讲究这些东西,要有一个头脑,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国家很大,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好多东西都需要年轻朋友们将来去努力,去奋斗。”

——摘自《崇严尚实话标杆》


看·领袖生平

  罗荣桓(1902 ~ 1963),湖南衡山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感·领袖精神

  “尽职责,做贡献” ,这应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信条所在。罗荣桓扎扎实实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的故事告诉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艰苦朴素、清白为官、干净做事、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加以传承和发扬下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明白,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


朗读者

  尹勇,中共党员,开福区委组织部党务工作者,诵读爱好者。


  读后感

  “干群一家亲,不搞特殊化”的罗荣桓元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践行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体恤民心、团结身边群众,重视家教、培育良好家风。毛泽东评价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对于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有切身政治利益的高级干部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但罗荣桓却做到了,而且一生如此,这一光辉的形象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声音导师:赵平 路琳 如风 卢虹 李金阳 杨捷



  出品单位

  湖南省委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

  开福区委组织部

  清水塘街道办事处

  四季花城社区

  湖南亲华派广告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总策划:胡述斌 晏成方 曾亮 文婉莹

  整合传播:韩东武 李斯琪 杨宁 雨轩

  文案:朱艳红

  录音后期:杨捷

  摄影:饶海林 彭红 彭中意

  新媒体传播:圈圈 燃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