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艺术长沙 >> 文艺精品
艺术长沙(150)| 抗击疫情主题文艺创作辑录(110)

记录历史是内心责任和良知(通讯)

——鲁迅文学奖得主纪红建的武汉“逆行之旅”

湖南日报记者 曹辉 熊远帆


3月6日,纪红建采访武汉市第九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徐莹。通讯员 摄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疫病一直如同高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不时以不同程度的杀伤力来威胁人类,而记录疫情的文字和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对于报告文学作家而言,这是重大的历史,如果没有去一线,就不敢下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鲁迅文学奖得主、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创作一直没有停止。大年初三开始创作《长沙行动》(1月31日大年初七以《逆风挺立,长沙在行动》为题刊发于《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到2月26日奔赴武汉,他以记录者身份深入到了这场疫情的中心与前线。


  期盼的逆行:记录历史是内心的责任

  2月25日中午,纪红建刚好写完一部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就接到了中国作协的电话,通知他:去武汉采访的行程明天启动。

  “其实1月8日起,我就开始关注一些媒体发出的疫情新闻了。1月20日,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后,我就转为密切关注了。”报告文学是使命文学,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10多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经历,形成了纪红建的职业习惯。

  正月初二,纪红建打算去岳母娘家拜年,打电话过去,岳母娘却说现在疫情严重,不要来了。

  这天,长沙市文联开始向社会征集抗疫作品。纪红建从老家赶回长沙,开始采访湖南第一位援鄂医务人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的妻子李凤云,以及长沙市内一些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并于1月28日创作完7000字的报告文学《长沙行动》,记录了长沙抗疫过程中的人和事。

  文章经新华社和《湖南日报》发表后,成为全国最早关于抗疫的报告文学作品。这时,就有出版社找到了纪红建,希望他写关于武汉抗疫的报告文学。

  “但当时情况下,我无法去武汉。如果没有去现场,我便不敢写,写了良心上也过不去。”

  但在那一刻,去武汉的决心就已经定下了。“报告文学作家是社会的记录者,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就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内心责任、内心良知,虽然前往疫区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不去现场、不去疫区,就无法真实记录这一历史性事件。”

  此后,等待机会的纪红建又先后到湘雅二医院和三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望城区人民医院等多地采访,并创作了《湖南行动》《宁静与沸腾》《人民战“疫”》《照进心灵的阳光》等作品。

  2月24日下午,纪红建接到中国作协电话,得知中国作协准备组织一批作家前往武汉进行采访创作。他没有犹豫就报了名。中国作协相关领导问他需不需要和家里商量,他说不需要商量。“报名之后,我谁也没有说,一是怕有人反对,二是也怕有变数。”

  2月25日,纪红建接到正式通知。2月26日上午11时,他与湖南作家曾散踏上了高铁,开始了一位作家期盼的“逆行之旅”。

  

  寂静与火热:这座城市没有时间流泪

  武汉,对于纪红建而言再熟悉不过,他满脑子都是这座城市繁华热闹的景象。然而在这个春天,一下高铁,刚走进这座城市时,“感觉整个武汉是冰冷的,看不到车,看不到人,安静得可怕”。

  除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外出,他都蜗居在东湖边上一个叫“水神客舍”的宾馆里。宾馆里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的作家和媒体记者,显得稍有人气。“不过,也没有人串门,在过道碰到的人都戴着口罩,甚至穿着防护服。”窗外叽叽喳喳的布谷鸟,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陪伴。

  一种悲凉感很快涌上他的心头。

  不过,在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很快他就开始了深入的采访和创作,随着采访的深入和下沉,他的心情开始了转换。

  起初,他主要负责武汉方舱医院和基层民警的采访,先后赴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武钢方舱医院、汉汽方舱医院,及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宝丰街派出所、宗关街派出所、汉中街派出所、江岸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警务站等地,共采访了医务人员、民警、后勤保障人员30余人。

  “当我渐渐走进武汉的心灵深处时,发现武汉并没有在沉睡,更没有休眠。这里并不宁静啊,甚至有了一种这座城市从未有过的喧哗。”

  面对新冠病毒,医护人员、干部、学生、司机、个体户、保洁员、心理咨询员、警察……他们都在战斗,社区、医院、方舱……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滚滚长江水的奔腾声,齐心协力的“嘿嗬”声,千里驰援的奔跑声,白衣战士来回奔跑的脚步声,白衣天使轻柔温暖地安慰和鼓励病人的说话声,一位位治愈出院的患者走出医院时含着泪花的欢笑声,失去亲人、战友、朋友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这座城市里沸腾。一位被采访医护人员对他说,我们没有时间流泪。

  他的脑海突然涌出一个思路:寂静与火热。

  ——一个一千余万人口的城市,因为封城而变得寂静,又因为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市民的付出,在肌理内更加繁忙而火热。

  随着采访的深入,纪红建连续创作了《生命之舱》《春天的声音》《武汉“转运兵”》《一个武汉民警的春天》《湖南援鄂第一人》5个短篇报告文学作品,并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芙蓉》等报刊发表,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那段时间,纪红建基本上是一天采访,一天写作,每篇都在5000字以上,写完又接着采访,处于高负荷的状态。

  他叮嘱自己,一定要吃好穿暖,不能感冒,不能生病。口罩一般戴两层,到半污染区则穿上防护服,随身带着消毒水,全身喷过,包括脚底。“不然,路上到处量体温,体温异常寸步难行,想要采访就很困难了。”

  

  情感的凝聚:人心的震撼与人性的呈现

  报告文学是行走的文学,没有深入采访就出不了好作品。

  除了对方舱医院和基层民警进行采访之外,纪红建又继续深入武汉雷神山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同济医院等医院,进一步采访武汉本地医务人员,以及来自上海、辽宁、湖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的援鄂医疗队。他还深入武汉的街道、社区、隔离点等地,对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等进行采访。

  离开武汉时,纪红建已经积累了40万字的采访资料。随着采访的深入,他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对抗疫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纪红建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医生和患者的伤心无奈让人心情沉重,但此次采访经历中,更多的则是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信心。不论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还是举国体制发挥的极大作用,还有普通人深挚的家国情怀,都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彰显得淋漓尽致。

  一部关于抗疫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也围绕这个主题开始着手创作。

  “这部作品将通过事物的发展逻辑和情感的逻辑来写。首先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不光是历史也是现实的,不光是武汉本地人的,也是外来人员的。所有的情感,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情感,都凝聚在了武汉。”

  

  发掘与思考:抗疫战斗者的人性之美、之善、之爱

  纪红建认为,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更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对于武汉来说,这场抗疫不是开卷考试,是一场闭卷考试,也就是说,这场战役知己但不知彼,对手是陌生的、未知的。而在其他地方,抗疫则是开卷的考试。所以武汉的战役是一场遭遇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仍然取得了胜利。这场遭遇战不仅展现了我们强大的动员和执行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赢得了抗疫时间,为他们应对疫情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典范。不过,也必须意识到,虽然中国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人类对新冠疫情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

  纪红建关于抗疫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将聚焦武汉主战场,以人民的视角,独特而细微的场景,展现这场人民战争的艰巨,展现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克服一切困难,打赢这场大仗的决心、勇气和力量,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面貌、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同时,以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民生的真诚责任及对疫区的质朴爱心,从人心和人性的角度、深度,深刻揭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心的震撼与人性的呈现,深入而真实地发掘一线抗疫战斗者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性之爱。

  纪红建认为,一场疫情必定也会给人们和创作者带来反思与思考。比如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特大型城市的基层治理怎么做……

  在采访中,纪红建看到,武汉不少数千人的社区汇聚了众多党员干部、社工、志愿者等为小区做服务、搞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治理模式。“众多的小区构成了这个大城市,把小区管理好了,这个城市就管理好了。这样的方式在以后的城市治理中也值得借鉴与保留。”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0年5月1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