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潇湘诗会《胜哥朗读》(十二)|遇见时好好珍惜 离别后各自安好

相遇时好好珍惜 离别时各自安好

作者 | 彦 辉

朗读 | 胜 哥

  别离,总是人生中充满了失落和惆怅的一种情绪。就像美好的底色上,骤然划过的一道暗黑的色彩,让曾经的景致变成夜的黑,黑的冷,冷中的孤寂,孤寂中的难以呼吸。李煜曾经感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张鸣善也望月而叹:“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所有称得上“别离”的,一定都是不忍别离,却又必须挥手,转头各自天涯的人和事。从此,挥手异地,相遇无期,彼此在各自的前程里,追忆往事,应对新生。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诗人,用尽了满腔愁绪和思念,将别离的一瞬伤感和落寞,咏唱得多少人共鸣,甚至绵延到天长地久。咸阳古道,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唏嘘;长亭日暮,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唱和;瓜州南浦,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哀怨。

  在大部分别离的时空里,即将别离的人们,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戚,是“悲莫悲兮伤别离”的悲叹。难怪有人感叹: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我永远接你,无论风雨,无论晨昏。因为啊,送别总是没有迎接来得惬意,来得欢喜。

  可是,人生就是一列永不返程的列车,人与人之间,总是在不停地相遇、别离中度过。生命的每个节点,就如一个个站点,总是会遇见一些人,会挥别一些人。没有人可以和我们自始至终一路同行。包括父母,包括爱人,包括儿女。多少父母感慨着孩子走远,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无奈,既是必然又是惆怅的心情。

  我们都是那个曾经与父母不断别离的背影,我们也都是那个站在小路的尽头,望着孩子用背影和我们离别的父母。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都会这样,用渐行渐远,别离的背影,告诉父母:别离后,我自成长,我自安好!

  别离,是此段相遇的终点,但也是下一次相逢的起点。也许下一次仍能和故人相逢,也许,我们相逢的又是生命里的新交。无论遇见谁,都是我们的人生。那么,就不必沉湎于每一次的别离,就如唐朝诗人王勃告诫我们的那样: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遇相守的岁月里,我们相濡以沫,是过程,也是彼此的真诚;而转身别离的时候,开启各自的新的征程,是方向,也是彼此的新生。即使转身后,相忘于江湖,也是一种常态,一种宿命。

  北岛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这正是离别的真正意义。是的,无论怎样的别离,都是一种舍弃,但是同时也是走入另外一个陌生的开启。怀旧是一种对过去的依恋,但是,那只是心底的一方故园。是从前美好的一种生活和宁静,它永远取代不了别离后随之而来的应对和成长。挥手自兹去,豪情伴我行。我们只有学会适应别离故土、别离故人、别离所有的故事,在彼此不在的日子里,各自安好,努力成长。

  江淹说:世间黯然销魂者,惟别离已矣。别离后,也许各自天涯,此生不得相见,是谓黯然;彼此珍藏,努力适应,不念过往,不畏将来,遇见更好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是谓销魂。

  世间万物,各有因果,各有宿命,各有安排,各有前程。相遇时,真诚相待,彼此相惜;别离时,从容应对,努力成长,各自安好!


  作者简介

  彦辉,教育硕士。一个喜欢读书,写文的北方女子。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简单,纯粹。


  本文首发于百草园书店
  【来源:胜哥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