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
自从有了这部法,妇女能顶半边天!

  【编者按】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 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的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故事。

  “生死婚姻自己不能当家”,这是评剧《刘巧儿》中的一句唱词,描述了封建婚姻制度下妇女所受的束缚和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包括婚姻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颁布,在政治上刚刚获得翻身解放的人们,在婚姻上又得到一种新的翻身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实施后,北京郊区的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婚姻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在起草的过程中,争论最大的是有关离婚的自由问题。作为一名妇女运动领袖,邓颖超态度非常鲜明,坚决主张加上“一方坚持离婚可以离婚”这一条。党中央书记处最后同意了邓颖超的建议,采用了“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时,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的条款。

  《婚姻法》开宗明义规定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婚姻法》为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婚姻法》在执行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封建顽固势力的顽强对抗,于是,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的平等权益、婚姻自主权利尽人皆知。“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广大妇女翻身解放、扬眉吐气的生动写照。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中国官僚资本企业的畸形发展,在不少产业、行业内形成一套由封建把头把持生产和管理的腐朽制度,许多工厂里的封建把头专事欺压工人,对工人实行超经济盘剥。

  以天津脚行把头制度为例,即可知封建把头制度是如何控制和剥削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其中最有代表性最普遍的是关于“签”的规矩。工人上工之前先领“签”,没有“签”的一律不许干活,巡视街头的“站街”可随时检查搬运工人,无“签”上工者,轻者罚款,重者暴打之后开除。脚行驱使工人参加斗殴、卖命要用“签”。这种“签”有“红签”、“黑签”两种,凡遇有强占地盘逞凶斗殴之事,便让工人们抽签确定打手,抽中“红签”的,只打不卖命;抽中“黑签”的则必须同对方以死相拼。因此,“黑签”称为“死签”。在这种残酷的剥削之下,广大搬运工人终日卖命卖苦力,却长期不得温饱,而那些脚行把头却终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天津站脚行。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国营厂矿中党、团、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各地废除了使工人群众深恶痛绝的封建把头制、侮辱工人的搜身制等,在工矿企业中逐步建立起民主的团结协作的新型关系。

  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各国营厂矿建立适合生产需要的民主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当家作主、搞好生产的积极性,使工业生产的恢复取得显著成绩。


  禁绝娼、赌、毒

  在城市解放初期,大量的旧社会痼疾遗留下来,诸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设庄赌博等,严重毒化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身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迅速开展了扫除各种社会弊病的斗争,打击对象为妓院老鸨、毒贩及赌头等。

  首都北京率先开始取缔卖淫嫖娼的斗争。1949年11月,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封闭妓院的决议。在公安局、民政局、妇联、卫生局等部门的协作下,仅12个小时就封闭了全市224家妓院,逮捕老鸨、领家400余人,并按罪行轻重依法惩处;收容妓女1200余名,专门成立妇女生产教养院进行教育改造并从事生产劳动。继北京之后,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大中城市都陆续取缔卖淫嫖娼,使大批被迫为娼的良家妇女脱离苦海。各地人民政府还帮助她们医治性病,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使她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接受教育改造的妓女在北京清河制呢厂学习生产技术。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旧中国长期受黑暗势力统治,致使鸦片烟毒在社会上肆虐泛滥,戕害人民生命,耗损民族精神。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曾在旧中国屡禁不绝、在西方国家也被视为顽症的娼、赌、毒等社会痼疾,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基本被禁绝,取得了净化社会环境、建立新社会道德的显著成果。


  随着土地改革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的完成,从广大农村到各地城市,从工厂、学校到社会各界,整个社会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各阶层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党史天地》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