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
“不要四面出击”“绝不可以树敌太多”

  【编者按】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故事。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为此必须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所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

  全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毛泽东提交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这个报告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总结了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即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年多的工作,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在全会上,陈云就财经问题作报告,对合理调整工商业作了具体部署。他指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应当统筹兼顾。因为私营工厂可以帮助增加生产,私营商业可以帮助商品流通,同时可以帮助解决失业问题,对人民有好处。只有在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办法下面,才可以大家夹着走,搞新民主主义,将来进到社会主义。但五种经济成分的地位有所不同,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统筹兼顾。

  刘少奇在全会上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就中共中央起草的准备提交政协全国委员会审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作了说明。全会还听取了周恩来等人分别对外交工作、统一战线、军队整编和整党工作所作的说明。


刘少奇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由于革命胜利引起社会经济改组,一些主要城市出现私营工厂、商店停工歇业,工人、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失业增多等现象,农民为支持解放战争后期作战和生产恢复所承受的负担还很重,工商资产阶级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惶惶不可终日。

  针对这个情况,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他指出:我们当前总的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面对这样复杂的斗争,我们现在跟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搞得很紧张,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中都有一部分人不满意我们。为了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因此,“我们不要四面出击。”他解释说,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以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国民党反动派及其残余等几方面的敌人就在我国人民中间孤立了。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毛泽东具体指出:我们要使工厂开工,解决工人失业问题。实行土地改革、剿匪反霸,使广大农民拥护我们,并要给小手工业者找出路,维持他们的生活。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改善同他们的关系,不要搞得太紧张。对知识分子,要使用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但是不要过于性急,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用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全党都要认真地、谨慎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主动地去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要放手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不要怕别人讲话。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必须谨慎对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部,团结少数民族的广大群众。

  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反对党内有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左”的倾向。毛泽东指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仍然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消灭资本。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不仅体现了党历来“打击主要敌人,争取最大多数同盟者”的策略,更反映了党在执政之初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即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冲击和阵痛,因此,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举措,不可进行太猛,步伐过快,宁可慎重缓进,以便稳步地达到既定目的。


  七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这次会议反映了党刚刚执掌全国政权时对慎重处理社会转变时期的社会矛盾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全会决定的方针,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行动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