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苏轼的经典名篇:《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本诗第一句给我们一个映衬的远景,扑入眼帘的是初春的美丽景象:翠绿的竹子占据一角,几枝粉红的桃花伸展在外,竹与桃色彩绚丽,相互映照,显得疏朗有致、轻盈明快。第二句转入近景,聚焦于春江中游弋的鸭子,静态的画面通过诗句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动感。而且,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亦耐人寻味。第三句又转入静态描写,蒌蒿和芦芽欣欣向荣,正体现出初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生动景象。接着第四句又聚焦于春江中欲上的河豚,给人一种奋发跳跃的遐想。
从技法而言,这首七绝一句一景,动静结合,与其说是在写诗,不如说是在画画。苏轼本身也是个画家,他其实是用绘画的思维来写这首小诗的。从境界而言,这首诗传递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生动活泼的,一切鲜活的景物之中,仁心洽焉,天机蕴焉。
来源:中国文明网 “知史明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