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万里长沙
电子诗集《万里长沙》 | 茱萸:湘月,或东岸霓虹

长沙的春日(长诗)

  六、湘月,或东岸霓虹

  作者:茱 萸

  朗诵:谢 


  幸好那份温存封存在湘江和洞庭湖,

  有千重寒浪里木兰舟泊于侵晓的渡头。

  而沿江或环湖的葭苇成片,这风景

  不比缠满薜荔与女萝的岳麓山逊色。

  三百余年后,淳熙十三年,江西人

  姜夔流寓长沙已有一些日子,他

  笔下几句自况的诗同样适宜形容

  李商隐的湖湘之游:“南去北来

  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但伤心只是旧时合肥月,如今这轮

  湘月,(不就是他与友人泛舟湘江时

  为那支自度曲新制的词牌名吗?)

  却是要怜取的眼前人——在长沙

  做了一位名士的侄女婿,她的嫁衣

  是否鲜艳如那早春的潭州红,总是

  不安分地撞入诗人的腕底和笔尖?

  从正月到初秋,那夜的花萼被湘灵

  取作茜裙,她长裾飘飞、烟鬟雾鬓,

  理丝弦向东弹奏相思曲。三春幽事

  兀自亮在了烟月交映的波心。

  

  那是暗中的一点晶莹,不比我们

  从橘子洲登船时遭遇的那种明亮。

  仲春时节的江风并不冷——尽管

  不少女士脖子上都围着织锦的丝巾;

  船舱与甲板上的几丝喧闹令人安心。

  西岸的岳麓山还有几分矜持;东岸

  闪耀着霓虹灯,遍布现代性的暗夜。

  没有什么时候比此刻感受得更清晰:

  头顶的那轮湘月,暂时性失色于

  二十一世纪披覆高楼的人造光明。


  ①出自姜夔词作《一萼红》,为作者 1186 年早春客居长沙游岳麓山之作。
  ②红梅的一个品种,其种植始盛于南宋。“潭州红”之说,出自与姜夔同时之诗人范成大的《梅谱》:“红梅标格是梅,而繁密则如杏。其种来自闽、湘,有‘福州红’‘潭州红’‘邵武红’等号。






作者简介


  茱 萸,又名隐山,籍贯江西赣州。生于1987年。哲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新诗史及当代诗的研究与批评。出版有诗集、文论及随笔集《花神引》《炉端谐律》《仪式的焦唇》《浆果与流转之诗》等,部分诗作被译为英、俄、法、西、日、韩等语言。曾获全国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江苏省第六、七届紫金山文学奖,叶圣陶文学奖。


朗诵者简介


   红,湖南广播电视台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员,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政府奖项获得者。



出版发行:湖南文艺出版社

电子书制作:潇湘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