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班固的作品《汉书·武帝纪第六》。


主播:黎晶 (西宁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汉书·武帝纪第六》

作者:班固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西汉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前129年),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其中有句话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汉武帝对这句话颇为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自诩为“常人所异”的帝王,其一生所用多为“非常之人”,所做多为“非常之事”,所成多为“非常之功”。故《汉书》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而在这一连串的“非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汉武盛世这个“非常之世”。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选自《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