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司马迁的作品《史记·殷本纪第三》。


主播:题兴磊(山东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

《史记·殷本纪第三》

作者:司马迁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这段话出自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殷,即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其开国君主为成汤。公元前1620年,成汤征讨不祭祀的诸侯葛伯。他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不(fǒu):同“否”。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

  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被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受。《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记·保傅》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将“镜子论”进一步发扬光大。据《新唐书·魏征传》记载,直言敢谏的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感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选自《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