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青铜神树:“天地之中”的神权结构(二)

  百年考古成就斐然,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普及性读物《从考古看中国》。该书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汇编,中华书局出版,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今天与继续您分享《从考古看中国》一书中,青铜神树背后的故事。


主播:熊姗(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一级播音员)

  《淮南子·地形训》说众帝在都广建木上下于天地之间,这“众帝”便是古蜀王国的君长兼大巫师,即蜀国的神权政治领袖。“帝”字在汉语古文字中有特殊意义。帝原本是一个祭名,后来演变成为天人之际的主神,殷卜辞中有“帝使风”“帝令雨”等辞例,表明帝凌驾于诸神之上的崇高地位。帝虽然不是被中原视为“左言”的蜀语,但《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是用汉人的语言文字记录的蜀人关于主神的概念。至于帝在蜀语中的音读,由于蜀语早已消失,无从稽考。从《淮南子·地形训》来看,古蜀国的帝是拟人神,有生命、有灵魂、有意志,基本功能是“替天行道”,为天神代言。而天神基本上是一个虚拟,既无实体,又无形象,只有意志,虽然神力无边,却须通过帝来传达意志。因此,在实际的宗教生活中,帝才是最重要的角色。这样,蜀王才借助于法器(神杖),施展法术(各种仪式),使自己扮演起帝的角色,俨然就是神权政治领袖。

  三星堆古城为蜀王之都,是古蜀国的神权政治中心之所在,所以被称为“天地之中”,而青铜神树就是三星堆神权政治领袖往来于天人之际传达神意的天梯。神树上的飞龙,是古蜀王的登天工具。人面立鸟,则意味着神人借助于神鸟可以登天。在古蜀人的诸神当中,唯有众帝能够“上天还下”,高踞于群神之上。由于三星堆祭祀坑群的下埋年代不同,意味着三星堆不同的祭祀坑代表着不同的代系。而每一代都有各自高于群神的帝,故而所谓“众帝”,实为历代“帝”的总称。而帝与群神的关系,犹如众星拱月,是主神与群神的统率关系。这种关系,带有“神统”的结构特点,它是人世间“君统”结构的反映,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这个神统,又与三星堆青铜像中青铜大立人与其他雕像所形成的主从结构特点相一致,体现出三星堆宗教神权深刻、丰富和神秘的社会功能。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供稿:《从考古看中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汇编、中华书局出版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