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艺术长沙 >> 新闻动态
艺术长沙(436)|长声歌咏 鱼水情深

《半条红军被》剧照

  “有思念,红花就会开满山。只要红花开满山,人就没有走远。有牵挂,红花就会开满山。只要红花开满山,人就在心里边。就算红花谢了,那片红还在霞光里染。就算红花谢了,那腔血还在丹心里含。”10月11日和12日晚,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与观众见面,并拉开全国巡演序幕。

  长声歌咏,深情唱响,该剧音乐优美、舞美一流、人物鲜活、故事生动。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剧场掌声依旧热烈,观众心潮依旧澎湃。

  半条被子,揭开动人的红色故事

  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以红色故事的叙事角度,讲述了1934年的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另一半则带往长征路上的故事。阐述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揭示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的深刻道理。

  《半条红军被》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出品,长沙歌舞剧院、长沙交响乐团创作演出。该剧由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任卫新、著名作曲家杜鸣分别担任编剧和作曲,长沙歌舞剧院艺术总监王蕾担任巡演导演。

  全剧呈现了一个既浪漫又壮丽的长征故事,将一个平凡而朴素的故事赋予“诗与远方”的含义,情真意切地诠释了共产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深。

  剧中,两位主人公郑秋收、祝霞为了保护老乡,点燃半条红军被,吸引敌人火力的同时也把自己逼入绝境,最后这对革命伉俪手牵着手,怀着坚定的信仰、伟大的爱情壮烈牺牲。两位主演的几段爱情咏叹调,不仅无形地使彼此的爱情牵绊更牢固、更绵长,也成为二人最终“连筋连骨不分隔”、生死与共的助力。李凯丽饰演的祝霞,充分展现了在艰苦的长征岁月里敢爱敢恨、柔中带刚的气质,让观众看到一位可亲可敬的红军女战士形象。

  全国巡演,本土青年演员挑大梁

  跌宕起伏的长征史实、平凡感人的军民故事、耳熟能详的湖南民歌、深入人心的精彩演唱、美轮美奂的舞台视觉……2021年7月,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长沙首演,随后又在中国歌剧节、湖南艺术节、中国艺术节上大放光芒,过去两年时光里收获一系列荣誉,并受到广大观众喜爱。

  《半条红军被》自创排以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特邀展演剧目,斩获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23年3月,经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严格评审,并报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批准,《半条红军被》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在过去的多次演出中,主创团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对题材、故事、形象匠心编织和深入思考,使得该剧在故事结构、主旨表现、人物冲突、音乐渲染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持续的提质打磨,为全国巡演打下了坚实基础。10月21日至22日,《半条红军被》将在江西赣州大剧院上演,接下来还将前往宜春、合肥等城市演出。

  与以往不同,此次巡演的主要演员均来自长沙本地的青年艺术人才,由长沙歌舞剧院青年演员李凯丽、赵浩舟、李晟、周唯、吴志强、王晨、谭潇,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陈刚,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徐欣等担纲主演。

  交流推广,擦亮“长沙歌剧”品牌

  《半条红军被》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后,长沙歌舞剧院第一时间铺开复排工作。针对全国巡演的特点,创作团队在剧目的舞美改版、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精简和优化。

  《半条红军被》主题宏大,同时很接地气。剧目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的战士、底层的老百姓,通过夫妻情、战友情、兄妹情、军民情,以情制胜、以情塑人、以情动人,全剧的情感关系、情感设计丰富饱满,好看且耐看,这让演出团队对于全国巡演充满期待和信心。

  “我们围绕长沙本土红色历史和精神标识创作了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希望通过此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巡演,让全国的观众都感受到‘半条红军被’的温暖。”长沙歌舞剧院院长徐开来介绍,这次巡演通过走出去进行交流推广,旨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文艺精品展示湖湘艺术风采,彰显党的初心使命。同时,对于扩大剧目影响力,持续擦亮“长沙歌剧”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巡演起用一批本土青年演员,徐开来表示,发掘与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人才,一直是长沙歌舞剧院的重点工作。剧院通过创排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发掘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全国巡演更是一个极佳的“练兵”舞台,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青年演员将逐渐成长为舞台上闪耀的新星。(黄能)


  现场观感

  观看《半条红军被》,原本是抱着看看的心情去的,因为这个故事已广为人知,电影、电视、纪录片等讲过多次。我本人也在主编一本面向全省高年级小学生的《我们的红土地》一书,其中就有一章“半条被子温暖地”。但观剧以后,我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一是编剧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宽广的视野,通过一条被子串联起两个主人公的红色恋情,并把这一主线贯穿全剧始终。其中巧妙地将半条被子的故事融入进去,为丰富剧情,将突破封锁线、湘江之役、翻雪山、过草地全景式展示出来,演绎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红色浪漫主义、军民鱼水情深的大剧。二是全剧主题突出,紧扣温暖二字,把初心使命与人民情怀铺展得淋漓尽致。三是演员阵容强弱配备得当,男女主角演唱技巧、表演水平、情感投入均十分到位,其他角色功力展现上佳,秀嫂、天剩、大壮、湘妹子等角色展现了原创人物的典型性格,对全剧主题的烘托和男女主角的突显起到了非常好的陪衬效果。四是全剧音乐创作是点睛之作,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激扬处高亢有力,低沉处如泣如诉,动情处哀婉动人,别离处如断衷肠,令人动容,令人落泪。五是舞美灯光场景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还原性、逼真性强,与剧情高度融合,观众的代入感、亲临感非常强。多次的掌声和欢呼声已经足够说明该剧的成功。非常值得推荐、推广!湖南有如此强大的创作演出实力,实为文化大省的骄傲。(江涌)


  年轻演员赵浩舟、李凯丽挑大梁:

  出演主角是挑战也是责任

  12日晚,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巡演的主要演员均来自长沙本地的青年艺术人才,长沙歌舞剧院青年演员赵浩舟、李凯丽被启用,出演男女主角郑秋收与祝霞。新主角会给这部剧带来怎样的新元素?记者专访了两位新主角,听听他们怎么说。

  向前辈老师取经 用手机记下每个细节

  在此前的演出中,赵浩舟与李凯丽的任务比较重,一方面他们是男女主角郑秋收与祝霞的B组演员,要跟随A组演员、著名歌唱家王宏伟等学习主角的全部戏份,另一方面,首演还分配了他们红军战士的角色。这样“身兼数职”的表演经历,也让两人更深入了解整部剧,为本次巡演挑大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浩舟就表示:“王宏伟老师的演绎,不管从人物性格的把握也好,还是演唱方式也好,对我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激励。之前他在唱的时候,我就在旁不断地学习,看他的一些表演细节,然后从我个人出发,做一些二度创作,或者自己的一些处理。”

  对赵浩舟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第六幕和祝霞重逢的戏份,此处有一曲咏叹调“约定”,在之前的情节中已经唱过一次了,这里出现了第二次,场景和人物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次是两人分别时,第二次是两人经历生死之后的重逢,王宏伟老师对人物的把握、唱腔和情绪,跟第一次唱时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感染到了我,让我在这次复排中,能给更加投入到角色的表演。”

  李凯丽也为出演女主角祝霞下了苦功夫:“之前黄定山导演给A组主演讲戏时,我一直在旁听,每一个细节都拿手机录了下来,想着把这些细节学到位,争取以后上台的时候自己可以用上。”

  为贴近角色找大量纪录片观摩

  据悉,两人经过层层选拔,才拿到主角的演出机会,此前演出的两年时间,两人一直在提升唱功、形象气质贴近角色等各方面进行努力。赵浩舟在生活中是不蓄须的,但红军战士郑秋收没时间注重仪表,所以他也留起了小胡子。

  李凯丽没有当母亲的经验,怎样在剧中展现怀孕的仪态也成了一大难题。“我自己没有这种生活经验,就在生活中观察怀孕的妈妈,还找来了很多纪录片,一个一个细节去抓怀孕的仪态与动作。”凭着这种钻研精神,李凯丽演起孕妇来也是惟妙惟肖。

  有前辈老师的珠玉在前,两人此次出演主角自然也有很大的压力。年轻人对于这点却很看得开。赵浩舟就表示:“11日复排的首演演到晚上10时多,后来我们又总结了一个多小时。有压力才有动力。对于我们年轻演员来说,能出演主角既是挑战也是责任。”

  李凯丽告诉记者,希望在这次巡演中,“体现年轻演员的冲劲。”(宁沙鸥)


  《半条红军被》巡演导演王蕾:

  湖南人演湖南故事,演给全国人民看

  从副导演到巡演导演,长沙歌舞剧院艺术总监、青年导演王蕾全程参与了《半条红军被》的创作过程。“这是一次幸运之旅,也是一次圆梦之旅,还是一次收获之旅。”王蕾坦言,这部歌剧在自己创作生涯里“太重要了!”

  《半条红军被》诞生时恰逢建党百年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以红色题材歌剧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这让王蕾感到无比幸运。“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王蕾至今记得在山东济南参与第四届中国歌剧节演出谢幕时,一位年轻观众自发起立向着舞台敬军礼长达8分钟,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我想,这就是我们创作这部歌剧的真正意义——用符合当下审美的艺术作品吸引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认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体会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王蕾进剧院23年了,对于歌剧一直有一种“情结”和使命感。湖南曾拥有“歌剧绿洲”之誉,佳作频出,驰名全国。1991年,长沙歌剧《马桑树》进京演出,捧回第一届文华奖。虽然盛况逐渐远去,但王蕾及其同事始终怀有重振辉煌的心愿,而《半条红军被》终于成为她的圆梦之作。“从获文华奖的《马桑树》到如今的《半条红军被》,历经30年,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舞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总算不负前辈所托,传承了歌剧传统。这也将是我院里程碑式的作品,还好我赶上了。”

  “过去转战南北的8场演出,从主创到主演,从台前到幕后,有很多瞬间让我感动,真的是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对于这段经历,我将永远铭记在心里。”王蕾表示,创排《半条红军被》,参与到国家级艺术水准的优秀创作团队,无疑是一次收获之旅。

  长沙歌舞剧院拥有一个年轻又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此次复排《半条红军被》进行全国巡演,不少演员完成了从群演到主演的“进阶之路”,大家凝心聚力,憋着一股一定要演好的劲头。“我们最大的心愿是,巡演不比首演差,甚至更好。”王蕾说。

  在王蕾看来,这次《半条红军被》全国巡演最大的亮点就是主演基本是湖南本土青年演员,湖南人演湖南故事,演给全国人民看。(黄能)


  来源:《长沙晚报》2023年10月13日、艺术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