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诗人与时间的互赠,《岱松雅集》镌刻时代风采,谱写壮志豪情。一起跟随诗人岱松笔底的韵律,触摸历史和现实,感受生活与自然吧。
北辰晚秋
霜逼长天迵,西风积叶频。
菊含清露放,霞染蕙楼匀。
大雁归南岳,群星拱北辰。
襟怀方畅处,水阔泛金鳞。
【赏析】起句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凄美。承句“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壮阔。转句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之深厚。结句之“襟怀方畅、泛金鳞”,有“浮光跃金、锦鳞游泳”之物我两忘。逢秋寂寥,秋胜春朝,物喜己悲,物悲己喜,无关节序,存乎一心。
非洲行有感
行程万里赴非洲,异域风情眼底收。
绿甸苍茫千兽聚,丹霄澄彻五云稠。
穷家富户都安处,笑语欢声少欲求。
环视尘嚣寻净土,天时地利势方遒。
【品鉴】
起句万里,异域即到本题。言简意赅,大家手法。承句绿甸、丹霄,山川物色;转句穷家富户、笑语欢声,风土人情。皆着笔于非洲,着笔于净土。环视尘嚣,有尘视大千之慨;天时地利势方遒,有羡慕有祝愿之意。承句的风景,转句的情景,都在诗境之内。以清淡之笔,写清和之景,当可一时传诵。
咏衡山
七二奇峰气宇昂,江南雄踞渺蛮荒。
香炉胜境埋忠骨,岳麓红枫映脊梁。
韩愈开云登寿顶,朱张霁雪论儒章。
元知雁去无留意,量地衡天空自忙。
【赏析】
首联写南岳衡山共有七十二座山峰(分别散布在衡阳、衡山、衡东、长沙、湘潭等县),座座气宇轩昂,雄踞江南。
颔联写其中的香炉峰、岳麓峰。两峰均俊美无比,香炉峰形似香炉,以“南岳忠烈祠”扬名;岳麓峰则以“红于二月花”的枫叶专美。
颈联写韩愈登衡山,焚香祈得岳神开云而观诸峰;朱熹、张栻南岳看雪论文,为名人游衡山胜迹留下的两段佳话,彰显衡山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
尾联化用范仲俺“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南飞,至衡山便再不南下,既写出了衡山之高峻、衡地之宽广、衡天之苍茫,又暗合衡山回雁峰之传说。
此律用典信手拈来,构思奇妙无穷。作者三观之正、学术之深、笔下之神,无不让人赞叹而受用也。
咏渔父兼怀家严
忆昔作孩童,牵襟绊我翁。
来回沟港畔,出没荻芦中。
所获虽无几,加餐足够丰。
斯人长已矣,往事亦成空。
【品鉴】
诗咏渔父,实怀严亲。诗以言情,最能动人天性;忆昔二字,往事都到眼前。诗有本心而不事雕琢者,牵襟,舔犊之情,加餐,天伦之乐。句有平实而最能逼真者,来回沟港、出没荻芦,有亲切味非独白描。结句以感叹出之,斯人长已、往事成空,黯然泪下,不堪重问。
作者简介
胡代松,男,湖南澧县人,供职于湖南省直某机关单位。闲暇之余,勤于笔耕,诗词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辞赋》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