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中国医师节|致敬百年岁月里每一颗医者仁心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新生命降临人间,他们微笑接引;被病痛袭扰,他们奋力救治。人生如一场长跑,医者如习习暖风,于无声处默默给予护佑和安全感。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它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节日,体现了党对千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肯定与期望。

  今年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节日主题为“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百年来,一代代医务人员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初心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前赴后继、砥砺前行。岁月更迭,时光变迁,不变的是直面生死的沉着冷静,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和坚定无私的奉献精神。

  战争时期,国难当头,医务工作者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华西医院、湘雅医院、仁济医院等数百家医院在战争中收治伤员、参加一线救护、甚至投笔从戎应征参战;面对军医人员短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为首的民间医学组织迅速赶赴战场,与国家共进退;还有许多老字号医药企业,面对侵略者对医疗物资的全面封锁,夹缝中求生存,排除万难,甚至自主研发,拯救千万军民与水火。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医疗卫生整体情况同样面临着艰巨挑战。于是,一批批医务工作者深入研究学习,注重科学实践,走向祖国四方,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上世纪60年代接受艰巨的抗疟任务,通过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汇集编写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最终于1972年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让人类免于疟疾之害。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奠基人——辛育龄,在1982年5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此后的数年时间内他全心全意推进院办工作,在彼时尚无固定模式可循的背景下,敢为人先、善为人先,作出了一系列超前实践,为我国现代化医院建设提供了范本。

  如今,数以万计的医疗工作者活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平日里,他们是病榻前为健康保驾护航的沉着舵手,病毒来袭,他们就是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白衣战士。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白求恩奖章”“南丁格尔奖章”“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获得者叶欣在救治重症病人过程中,不幸染病,牺牲在一线。当她被送入病房隔离留观,心中却仍旧牵挂着重症病人,面对前来的治疗的同事,已不能说话的叶欣只在纸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钟南山,虽已83岁高龄,却毅然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领导撰写诊疗方案,推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为中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还有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经过长达数月的研发,于今年2月25日成功上市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为后续疫情防控奠定重要基础。

  还有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无法一一知晓他们的名字,却忘不了他们逆行出征的身影,在危难来临的漫漫黑夜中给我们留下的点点星光。

  近日,在湖南抗疫的一线上,一幅幅医务人员奋战的画面令人心疼不已。38度高温酷暑,他们就间歇趴在冰块上休息;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透风,他们就把冰棒绑在头的两侧;为了人民生活早日恢复平静,他们就取消周末休息连续“作战”,如益阳医专附属医院不到三天时间便已完成核酸检测3000人次。

  “无畏风雨,他们就是黑夜里的太阳。”感谢他们的每一次付出,因为有他们的拼搏牺牲,才有我们的安心。

  今天,向中国所有的卫生和健康工作者致敬,节日快乐!并祝愿此刻仍奋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上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