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1
教师节|百年时光里流淌的师德仁心

  教师节,于1985年被正式确立为9月10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今日中华之腾飞与富强离不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奋斗与付出。

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华北及沿海各大城市高校纷纷内迁。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

  战事一起,炮火纷飞,长沙也不例外,日机轰炸连日不断。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西迁云南昆明,并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图|纪录片《西南联大》截图

  书籍、资料遗落在战区或迁校途中被毁,教授和学者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忆”力和毅力撰写论述,且由于日军不定期的空袭轰炸,书稿必须随时傍身,他们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研习、著书、教课、育人,帮助一批批青年学子成长、成熟,走向保卫祖国的第一线。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8年零11个月,国立西南联大为中华民族保留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为中国之觉醒贡献了重要力量。

2

  1949年,陈雨波已经从国立西南联大毕业4年了。1945年4月毕业后,他曾到抗日前线帮助修路、修桥,日本投降后,他被清华大学土木系聘为助教。

  1949年8月,一则招聘启事挂进了清华的校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清华公开招聘20名助教。山高路远,冰天雪地,一时间招聘启事无人问津,陈雨波成了唯一一位主动报名的年轻人。同年9月,他便踏进了哈工大的校门。成为了新中国哈工大的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


图|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前30年,哈工大先后经历过俄国和日本的教育办学模式,本科教职员工几乎都是苏侨。课堂、校令、布告、标牌都是清一色的俄语,虽然曾旁听过俄文,巨大的生活环境转变,还是给陈雨波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可投身教育工作,一直是陈雨波的愿望。在哈工大,他勤勉务实,快速成长为苏联专家最得力的助教。1952年,他调任“基建设计室”主任,学校将建机械楼、第二学生宿舍和镜泊湖疗养所三项繁重的设计任务委以他一身。

  由于在西南联大所受的“通才教育”,陈雨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此后先后被调任土木系副主任、教务长助理、教务处副处长。苏联专家曾向校方建议让陈雨波从行政工作中抽身,专职教书、科研,最终校领导认为学校行政离不开他,还是拒绝了。


图|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就这样,陈雨波教学、行政、再教学、再行政,1982年哈建工发展关键时刻,他被国务院任命为哈建工院长,1983年8月又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院长。数十载光阴,陈雨波在一次次“服从安排”中,将他的黄金岁月和职业生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为学校建设、学科建设倾注毕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正是有不计其数如陈雨波一般的有能力、有胸怀、有信仰的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提升学科专业能力,才有今日中国各行各业齐头并进、人才济济的繁盛景象。

3

  1974年10月,深秋的云南处在雨季的最后阶段,气候宜人。17岁的张桂梅跟着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这里支援边疆建设,此时笑容还散发着无限天真的她应该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会成为点亮几千名女孩走出大山希望的火把。

  一开始,她只是从事一些办公室工作,直到1983年,她被调到子弟学校任中学教师,开始投身教育事业。

  “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是有其过程的。”1993年到2001年,张桂梅经历了丧夫、重病等重重困难、坎坷。她哭过,萌生过“逃离”的念头,可学生始终是她心头的第一位。

  2001年,张桂梅成为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的院长,双重身份让她对大山贫困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让她萌生了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念头,帮助山里的女孩接受高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图|腾讯网

  7年时光,她带着病痛前后奔走,同时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成为中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到2020年,已有1804名女孩在她的帮助下走出大山,在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梦想,为社会贡献力量。

  47个春秋,如今的张桂梅,风霜在脸上刻下了皱纹,病情让她的身躯日渐孱弱,可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她的身影是如此高大、伟岸。


图|来源于网络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坐在轮椅里的张桂梅,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她颁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在此之前,她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师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张桂梅用她的故事完美诠释了教师的仁爱、善良、奉献精神。也为更多如她一样奋斗在乡村的教育工作者传递了信心和力量。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到陈雨波、张桂梅,再到如今奋斗在教育岗位的每一名基层教师,从他们的生命里流淌出的是对奋斗精神的践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中国传统师德的传承,对民族光明未来的憧憬。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株稻苗,在他们辛勤的耕耘与呵护中,分蘖、抽穗、结实,再走向各个行业、岗位,追逐梦想、实现价值。

  九月,细雨初凉,稻麦飘香,正是收获的季节。祝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都能在这金灿灿的日子里,实现心中最美好的愿景与理想,还有最诚挚的祝福。


  参考资料:
  [1]纪录片《西南联大》
  [2] 第一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陈雨波:为草做兰 为木当松——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基金发展会
  [3]女高校长张桂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刘少华


  免责声明:文中所用部分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西南联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腾讯网等网站,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宣传、学习相关人物事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