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2
中元节|一点想念,一些善念


农历七月中,刚过立秋,暑热未尽,新秋的风越过田野,带着滚滚热浪,还有丰收的气息。

上古时代,民间为庆贺丰收、酬谢大地,会按例于“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时祭,向祖先报告收成,并逐渐形成了以祭祖为主体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形成之前,农历七月十五已被佛教征用,称为“盂兰盆节”。西晋时期《盂兰盆经》翻译传入我国,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南朝梁武帝推崇,将其定为民俗节日。


东汉后道教兴起,有“三元”之说——天官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十月十五下元解厄,“七月半”祭祖节在道教说法中便成了“中元节”。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甚为推崇,中元节愈发兴盛,唐代中后期“中元”已成了农历七月十五的固定节名,并沿用至今。

由于地官掌管地府,检管诸路鬼众,其作为“鬼节”的印象十分深厚。但不论从起源抑或节俗上来看,“七月半”都蕴含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情怀。


 祭祖 · 孝亲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祭祖大节,先秦时“秋尝”祭祖已有文字记载。孟秋七月,采摘新鲜成熟的瓜果蔬菜、谷物粮食供奉祖先,即让祖先“品尝”新熟之意,谓之“秋尝”,也称“荐新”“尝新”,到宋代时已十分兴盛。现今民间还存有在旧米中混新米煮饭的做法,循四时更替适时而食之俗,在谷物成熟之时与天地一同尝鲜。


晋北地区民间中元节盛行面塑活动,妇女按人数给每人捏一个花馍,且根据家中辈分各有区分:给小辈的花馍叫“面羊”,形状扁平,取意羊羔跪乳,叮嘱小辈不忘养育之恩;给老辈的花馍叫“面人”,形状似人,祝福儿孙满堂,福寿双全。

“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年年岁岁的中元祭祀,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忘富足的来历,感恩先祖的庇佑,孝顺身前的老人,不仅有中华民族对自然馈赠的感念,还包含着代代传承的“孝”文化。


 放灯 · 思故 


放河灯是中元节里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也叫放水灯、放江灯,据传演变于上元节的张灯习俗,上元张灯在陆地上,但中元放灯是为故去之人,因此便安在属阴的水中,而灯的底座一般是用纸或木头做成莲花形状,因此民间也称“荷花灯”,有的干脆直接以荷花为底座。

中元节放河灯之俗宋代已普遍存世,皇室、民间、佛门都会在此日放灯,且愈演愈盛,逐渐成为中元节中的壮景,吴自牧《梦梁录》中曾载:“七月十五日,……厚殿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如今北京什刹海、杭州西湖、南京秦淮河等地仍可见此盛事。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伴着圆月倒影,摇曳的火光随波而下,漂流浮泛,人们纪念死难,将思念遥寄故亲,放伤痛远行,将美好回忆铭记,化为生活的希望与勇气。


 施孤 · 良善 


相传中元节地狱之门大开,获得供奉的魂灵会返回享受一番后辈的孝心。而未得供奉之魂灵则没有去处,只得游荡。

于是宋代,不论是夜市商贾,或是巡街的官兵,都会在中元节设食施孤,为孤魂供“食”,被称为“中元普渡”,意在祈祝在苦厄中挣扎的亡灵早日脱离苦难。虽然是迷信,但其中仍包含着中华民族骨子中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善良、悲悯,流淌出浓浓的人情味和从未削减的人间温度。




随着时代发展,中元节在城市生活中被慢慢边缘化,2010年5月,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元节相关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与保护。

中元节的众多节俗从根源处看,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传统家族血脉延续、家风教育及人民生活情感安抚有着重要作用。

面对这个踏着秋风而来的节日,我们不仅要牢记文化本来的样子,更应让它在每个阶段都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良好面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