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2
寒衣节&牛王节|节日里的人情味儿

  “仁者,人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强调“仁”的观念。不论对人、对物,始终怀揣一颗仁爱之心,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在传统节日中也多有体现。

  农历十月初一,当寒衣节和牛王节这两个以感敬为主题的节日碰到一处,则更是将中式的“情”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也为暮秋初冬的萧瑟添了一把温度。


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的中国三大“鬼节”,人们在此日祭扫烧献,缅怀故去亲人,谓之“送寒衣”。相传寒衣节来源于妇孺皆知的“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人们感其对丈夫的真情,将农历十月初一定为寒衣节,但寒衣节应当起源于更早的周朝。

  寒衣节起先被称为“授衣节”,来源于天气转凉之时的授衣、开炉、祭祀等习俗,最初的用意是作为寒冬来临的提醒,《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曾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彼时妇女每逢授衣节,都要拿出棉衣,送给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为祖先、亡人送“寒衣”。

  可由于农历十月刚入冬,人们认为九月天气“授衣”为时过早,到宋朝时授衣习俗被移至十月朔,即十月初一。北宋时期,“授衣”与“烧衣”皆是寒衣节重要的习俗:“授衣”指皇帝在此日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东京梦华录》提到的:“十月日,宰臣已下受衣著棉袄三日”正是此俗;“烧衣”则指在坟前烧送为逝者准备的御寒衣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中曾提到当时的节日情景:“十月朔,都人郊出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都人尽出,万街空巷,足见人们对寒衣节的重视。

  南宋时期,“烧衣”之俗在民间的比重开始逐渐倾斜。元代,十月初一祭祖上坟被正式称为送寒衣节,“授衣”之俗开始逐渐淡去了。明代,节日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为讲究:例如有了一定的规格尺寸;“送寒衣”的过程有了固定的规矩;新故者和亡故年久的人送的寒衣也有了区分。清代虽基本沿用了明代旧俗,但在规模和物品上又多加了些心思,不仅要送衣,还要送银钱,寒衣也要印上牡丹、菊花、蝴蝶等图案,愈发丰富与高级。


牛王节

  牛王节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比寒衣节更不为大众所熟知。中国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尤其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耕牛是不可或缺的伙伴,牛王节便是人们感念牛的辛劳与恩情而设立的节日。

  牛王节的主题是礼待耕牛、敬祭牛王,因此又称“牛节”“敬牛节”“惜牛节”,有的甚至会给耕牛洗浴,因此也称“洗牛节”。

  牛王节的节期众多,有农历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十月初一等诸多说法,其中以农历十月初一最为流行。此时大多农事已毕,不仅有时间能让耕牛休息,也有在丰收之后酬谢耕牛之意。《大玉匣记》中就有载:“牛王生辰在七月二十五日,今用十月初一者,以七月农方收获,故相沿改期,以便民也。”

  当然即便农事未完,牛王节里也要让耕牛休息一天,并用最好的饲料犒劳,此外还要修缮牛栏,有的还会为牛打扮一番,在牛角上挂花,并拉上牛去河边照影,让牛高兴。此日即便牛偷吃了庄稼,也不得呵斥、鞭打。桂西北壮族还流传着一首牛歌:“惜衣方有衣服穿;爱牛才有五谷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


  寒衣节里送寒衣,诠释的是孝道与人们对故人的怀念;牛王节里农人们最纯朴的方式感恩耕牛,传递出对自然馈赠及辛劳付出的动物伙伴的感激。

  二者对象不同,但都包裹着对恩情的感念,情意绵长。随着时代发展,虽然如今寒衣节与牛王节已不再为大众所熟知,但心存感念、知恩图报的美德理当铭记,并将这份人情味永久地延续下去。